Enews68【經典教室】漢字漫談(下)

出自KMU e-News

在2014年9月4日 (四) 09:34由Publis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68期  一方清淨 人文e館


【經典教室】漢字漫談(下)

通識教育中心 李玲珠助理教授


基本上,因為漢字並非拼音系統,漢字、漢語千年來呈現較具區隔性的發展;漢語語系包括了所謂的「國語」(普通話),也包括閩南語、客家語、廣東語、……,在語言學的分類上,華人使用的語言多歸屬於漢語語系。客家人也許聽不懂閩南語,蘇軾可能聽不懂國語,但漢字的非拼音形式,卻成為跨越時空文化的重要穩定因素;亦即透過文字的閱讀,我們可以讀懂蘇軾的文章,可以讚賞李白的詩,可以閱讀賴和的<一桿秤仔>(台灣文學之父),也可以欣賞鍾理和的<原鄉人>(客家文學的代表),完全不受漢語中不同語系的影響。


近來強調的鄉土語言教學,從語言的實用角度,確實重要;因為多一種語言能力,便增加了良好溝通的橋樑。但如果忽略了漢字的非拼音性特質時,或硬希望改為拼音性時,就可能產生許多學習障礙與困擾。


有一回看著兒子的鄉土語言課本發呆許久,因為「看不懂」許多新造的「怪字」;詢問以閩南語為母語的先生,他也看不懂。後來明白那些「怪字」,只是要爸媽和小朋友用閩南語練習早安、午安、晚安而已。更有一回在女兒的英語教材上,赫然發現英語對應的翻譯是鄉土語言的拼音文字,敬佩這位老師的創意!但我不懂簡單的學習,為什麼被大人弄得如此複雜?


如果鄉土教材仍用大家習用的漢字書寫,不另造仍爭議不休的新拼音字,讓老師、父母自行將漢字轉化為語言,在自然的口語情境中對話(千年來不一直如此進行?);或利用CD、錄音帶糾正發音,對小朋友的學習是否更有利?如果一定要為每一種「母語」創造相對的拼音文字,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甚至越南語(許多台灣母親是越南新娘),實在難以想像還將出現多少「怪字」?


如果各行各業都要求專業,正如唯有合格醫師才能進行醫療處理,那麼,編寫鄉土教材需要什麼樣的專業資格?以閩南語、客家語……為母語就夠了嗎?為什麼關係所有人表達的語言文字問題,在這塊土地上可以任由非語言因素操弄?可以如此放縱不夠專業的主導?或者因為漢字背負了統獨的原罪?


至於鄉土文學中出現貼近語言原貌的文字,使文本更能表意傳神,也產生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當代閩語系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王禎和、洪醒夫……等,都已獲得文學界的肯定。但仔細閱讀他們的作品,絕未出現大量新造的拼音字,對不熟悉閩語的讀者也沒有閱讀障礙;這些作品將傳之久遠,也絕非僅因為使用了鄉土語言。


「囝仔」、「細漢」、「水噹噹」……這些詞語在這塊土地上,都已納入漢字的理解體系。其實,不只是漢字漢語,所有仍持續使用的語言文字,都是「活的」,會隨著普遍使用而增加,也將收納於新版辭典中,根本無須擔心。千年來,閩南語並未因為漢字的非拼音形式消失;需要努力的應是持續語言的自然使用,而非不明就裡地混同漢字、漢語,製造更多新的問題。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漸出現希望在共性中保有不同地方、民族、文化特質的反省。我們從小習用的漢字,在以拼音為主流的世界文字中,是如此稀有,應該更顯珍貴;繁體字比簡體字保有更豐富的造字與文化軌跡,我們為什麼不珍惜?


近日市面上出現一本暢銷書《漢字的故事》(貓頭鷹出版社),由瑞典漢學家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所寫,已翻譯為英、法、德……多國語言版本;一位可能比多數華人更瞭解、更關心漢字的外國人。該書的序言說:「很多漢字的原體可能看來相當複雜,不過你如果知道怎麼去拆字分析,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字形結構是很有邏輯及道理的。我認為,『原體字』(按:即繁體字)永遠都會是漢字研究屹立不搖的根基。」


閱讀後,對長期使用漢字的我,深感汗顏;但對擁有漢字的使用權,則深感幸福與驕傲!


註:「悟」,從心吾聲,是結合了形符「心」與聲符「吾」的形聲字。漢字中形聲字比例甚高,所謂「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正說明此種現象。非拼音的漢字形聲字,將發音直接標明在聲符上。但有研究者提出「形聲多兼會意」理論,說明這些看似聲符的部分,多半仍保有意義。


enews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