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62 【愛無國界】繁華遺忘的一角~非洲馬拉威

出自KMU e-News

在2014年9月9日 (二) 11:57由Publis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 第62期 分享園地

【愛無國界】繁華遺忘的一角~非洲馬拉威

後醫系 蕭育芬


美國有最繁華現代化的都市,歐洲有我嚮往的音樂藝術文化的資產,鄰近的日本、韓國,也因著日劇韓劇,而創造出許多如詩如畫的景點,有機會,我都想去看看,但是第一次出國,我到了「非洲~馬拉威」。


走在層層黃土鋪設的小徑上,心情就像頂頭的天空,一望無際的湛藍,清爽明亮,偶而會有小孩子向你靠近,他們赤裸著腳、穿著破爛的衣服,堆滿笑容的臉、搭上稚氣無邪的眼神望著我,很自然的向我說;「give me money!!」,相較於他們的自然與大方,我卻顯得極度困窘,因為我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也不曉得該不該給,雖然我在馬拉威的台灣朋友已經幫我做過心理建設,如果基於愛心或為了滿足孩子當前的需要而選擇給予,可能使他現在可以喝到一瓶可樂(可樂是他們的高級飲料),但這並不能解決他們的任何問題,甚至可能促使他們不斷想向陌生人要錢或物品,這對一個孩子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選擇不給,可能心理會有微小的聲音,輕輕的責備著你,「一點點錢而已,為什麼不給呢?一點點的愛心….?」


身為學生,遇到問題總是先往書本鑽,但在這裡,「給與不給?」是課本沒法給答案的議題,這看似簡單的選擇題,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申論題,這一切的現象及心理的掙扎不斷衝擊我,「give me money!!」,在我耳旁回盪,許久無法退去。


我選擇來非洲是因為我深信非洲文化有著自己的文明之路,即便這一切在西方世界看來是如此的不文明;但現在的我卻正受困於儒家孔孟思想而退卻,甚至排斥靠近這文化。我終於明白光憑著一股熱忱是辦不到的。要更深究非洲與中華文化這兩種沒有交集,且又循著平行的路隨時間、地域、外來文化而產生的更迭變化需要更寬容的心,更多的接納,而我沒有。直到有一天,朋友帶我參訪村落的大戶,因著家中的男主人在政府機關做事,因此經濟狀況很好。到了中午,他們在屋外燒著柴火,開始煮Nsima(這是他們的主食,是將玉米曬乾磨成粉,隨著滾燙的熱水,慢慢加入玉米粉邊攪拌到成為黏籌狀),炒了肉乾和青菜。烹煮午餐的同時,也圍著一群人等待午餐,他們是主人的親戚,或者是村落無人看顧的孩子。取走了一部分食物後,主人將剩下的食物分給周圍的人吃。他們的分享是沒有等級之差的,完全的愛與分享,看著一盤盤的食物如同一份份慷慨毫無保留的愛。突然間,似乎又有了信心與勇氣繼續認識這片地土上的人事物。


enews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