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5 【當代醫學每月一書】醫學這一行

出自KMU e-News

在2015年9月3日 (四) 10:18由Publis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5期  分享園地


【當代醫學每月一書】 醫學這一行

賴其萬 教授


在「每月一書」專欄介紹自己負責策劃編輯的書,總覺得有點老王賣瓜說瓜甜,難免有「利益衝突」之嫌。但想了幾天以後,還是決定寫出這篇介紹,因為編輯這本書的靈感,事實上來自於兩年多前,我曾在這專欄裡(當代醫學民國九十年十二月)介紹Richard Reynolds和John Stone兩位醫生主編的”On Doctoring” (當時我把書名譯為《行醫之道》)。那是一本美國醫學院學生幾乎人人必讀的好書,它收集了許多絕大部分是醫生所寫的與生老病死有關的散文、短篇小說以及詩歌,讀來令人深深感受到這些醫生作家對生命的敏感度。

記得當時看完那本書的第一個衝動是想請人將它翻譯成中文,推介給國內更多的讀者。但後來一想,與其要翻譯這些與我們國情不盡相同的佳作,又擔心翻譯不易兼顧 「信、雅、達」,倒不如讓我們把國內一些醫療界的有心人,將他們對人對事的細膩觀察、以及有關傷、殘、生、老、病、死的種種感觸,所發表過的好文章編輯成書。當時在「每月一書」的專欄介紹那本書時,我忍不住最後寫了幾句話,「希望不久的將來,一本台灣本土版的中文On Doctoring 可以問世。個人深信這樣的一本書,可以使年輕的醫學生及醫生們增加他們對自己的將來有一份更正向的看法,同時也能夠幫忙一些對醫學有興趣的高中、國中優秀學生早一點了解醫生的生涯,而能體會『作醫生仍然是一個很有福氣的好職業』,而能加入醫療的行列,共同為台灣的『人性化的醫療』奮鬥。」

這三年來我有幸讀到一些國內醫界人士感人的作品,也陸陸續續認識了不少醫界的有心人,在我的力邀下,他們把自己過去寫過的佳作寄給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本書裡除了臨床醫師以外,我們也邀請到致力於醫學教育的黃崑巖教授、臨終關懷與護理教育的趙可式教授、醫學倫理的戴正德教授、為代孕母立法奔波的陳昭姿藥師、脫下白袍專心寫作的王溢嘉先生與侯文詠先生,以及披上黑袍的蔡茂堂牧師,而使這本醫界人士的創作文集更有人生的宏觀。同時我們也有幸能在這本書裡邀請到兩位台灣國際醫療行動協會 (iACT) 的發起人---目前在非洲馬拉威服務的陳厚全醫師,以及在哥倫比亞大學進修的張燕娣醫師,寫出他們在非洲與泰緬邊界服務的心得,他們的努力可以使臺灣產生更多像歐巴尼醫師這種「穿著白袍的外交使節」,使台灣的醫界提升到更有國際觀的人道醫療。

全書一共收集31位作者的39 篇作品,分別列為六輯。

第一輯<行醫這條路>有九篇文章:第一篇是所有作者中最年輕的羅彥宇醫師的「當我成為醫師的那一天」,敘述他第一天穿上白袍,參加醫師誓詞宣誓典禮後,在回家的火車上見義勇為扮演醫師角色的故事;張燕娣醫師的「海外醫療服務」,寫出一位年輕醫師遠赴異邦窮鄉的服務心得;劉秀枝醫師的「滴滴眼淚滴滴金金」描述身為老人失智症的專家,面對老父罹患這種絕症的無奈與不捨;謝向堯醫師的「當醫生變成病人」寫出自己從重症肌無力的病人,變成神經內科醫生;黃勝雄醫師的「意外的人生」寫出一位基督教徒決定回饋故鄉的故事;黃錫信醫師的「我的菩提道」寫出照顧癌症病人生生死死的過程,以及他學佛的心得;蔡茂堂醫師的「脫下白袍穿黑袍」,寫出他由行醫而改為傳道的心路歷程;賴其萬醫生的「心園將蕪胡不歸」,描述他如何頓悟而作出回國的決定;以及本書中最長的一篇文章韓良誠醫師的「有福行醫四十年」,字字珠璣表達了他四十年來對行醫之路的各種看法。

第二輯<診間的哲思>有五篇文章:柯紹華醫師的「殘臂斷指」,描述開刀房裡看到外勞的工業傷害問題,蘊含他對社會的關懷;王浩威醫師的「無法遺忘的沈重」,描述幾位使他感慨萬千的精神科病人;江自得醫師的「老年病人的悲歌」,寫出一位胸腔內科醫生因照顧老年人有感而成詩;朱迺欣醫師以「去去去,去檢查」來說出他的看法,『「來來來看病」是屬於病人的權利,但「去去去檢查」卻不是病人的權利,而是醫師的權利與義務』;陳永興醫師的「天堂與地獄---一個精神科醫師兩難的抉擇」,深刻描述一個精神科醫生為了改善精神病人的生活品質,毅然辭去讓人羨慕的教學醫院工作,這是何等的胸懷。

第三輯<醫病浮世繪>有八篇文章:王溢嘉醫師的「肉瘤上的玉蘭花」,是他在當實習醫師時,因為替一位這位癌症病人換藥,有感而發的佳作;王智弘醫師的「杜鵑窩山莊週記」,描述他在美國哈佛三年級醫學生的暑假到精神科見習的感觸;田雅各醫師的「畸形兒的陰影」,以及「誤食惡靈的婦人」描述了原住民的看法與迷信;陳厚全醫師的「我和我的骨癌病人」,描述在馬拉威照顧病人的無限感觸;樂俊仁醫師的「三個爸爸」,生動地描述一個病人與關心他的老闆之間的互動,侯文詠醫師的「人子」生動地描述了兒子們對父親病危時的反應、女人為生子而喪命的三個感人故事;柯紹華醫師的「最後一片秋楓」寫出一位愛滋病人與他非常勇敢的太太的故事。

第四輯<心靈處方箋>有五篇文章:江漢聲醫師的「聽巴哈,用音樂治療苦難」寫出一些鮮為人知的名作曲家巴哈的故事;許禮安醫師的「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以寫信的方式,道出他在安寧療護的心得;陳昭姿藥師的「給藍院長的一封信」寫出少女獲知罹患不孕症時所遭受到的心靈打擊;樂俊仁醫師的「自費處方」寫出他如何幫忙一位父親找回差點失去的孩子的心;林啟禎醫師的「一個小兒骨科醫師的生命領悟」寫出外科醫生在起死回生的生涯裡,對生死的感慨與想法。 第五輯<醫療的藝術>有六篇文章:李詩應醫師的「醫師的四張臉---談醫病關係」寫出他對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人際關係的剖析;黃達夫醫師的「醫學的藝術」寫出良醫與醫匠的分界點;王溢嘉醫師的「冥思,病痛的哲學」寫出醫師與病人都需要有哲學思考的素養;戴正德教授的「醫療照護的科學面與藝術面」寫出人性的醫療需要兩者兼顧的真諦;江自得醫師的「疾病治療的美學」寫出在臨床醫生需要能夠品嚐醫療不可避免的不確定狀態的「美」;陳榮基醫師的「身心靈醫治」道出醫師於安寧緩和醫療靈性關懷扮演的角色。

第六輯<白袍的省思>有六篇文章:潘震澤教授的「醫生迷思」以身為培育醫生的非醫生老師(PhD,非MD),用批判的眼光來看今日台灣的醫學生與醫生的培育;趙可式教授的「從SARS醫護人員之落跑看醫學人文教育」寫出她對高科技與高人性結合的重視;蔡茂堂醫師的「新紀元醫療倫理」以基督教牧師的立場說出人類應該知道自己的有限,並善用神給我們的資源去照顧弱者;黃崑嚴教授的「社會學在醫業?」寫出他對醫學教育需要包括社會學及行為學的看法;黃達夫醫師的「耐心聽病人心聲」寫出他長久以來對醫生必須「用心聆聽」的主張;賴其萬醫師的「對人類受苦的敏感度」寫出他認為做為一位好醫生最重要的條件。 毫無疑問的,這本書不可能收集了台灣醫療界人士的所有佳作,遺珠之憾只是代表編者本人長年滯留國外,對國內人士見識不廣,而缺乏伯樂識馬的慧眼。就如同On Doctoring 從1991年出第一版以後,1995年出第二版,而2001年又出了第三版,而三次的版本在內容上皆有長足的增加,我衷心地希望,因為這本書的問世而激發讀者的指導引薦,在將來的第二版可以收集到更多、更好的文章。

enews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