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78 書到今生讀已遲

出自KMU e-News

在2016年2月16日 (二) 15:12由Yufec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書到今生讀已遲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清朝詩人袁枚提倡真性情,反對假道學,文章以思想開明、感情真摯為基本特色,真摯情感,我非常喜歡。「書到今生讀已遲」這句話就是出自他的「隨園詩話」,這是他聽聞了宋朝詩書畫三絕大文學家黃庭堅前世今生的故事後,所發出的感嘆。黃庭堅自幼聰穎異於常人,五歲能誦五經,七歲寫過一首「牧童詩」。意思是像黃庭堅這樣有美好文釆的人,早在無數個前世前就已開始讀書了,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也就是累積好幾世的鑽研才有今生的成就,如果這一世才開始讀書已經太晚了,這是生知的天才。

這種生來的天才,歷史上的記載不勝枚舉,最有名的例子非唐朝白居易莫屬,白居易生來絕頂聰明,七個月時就認識「之」,「無」兩字,屢次試驗,拿一本書叫他指,都是指到「之」「無」二字,毫無差錯,五歲時開始學作詩,九歲時已可寫律詩;李白少即聰穎過人,「五歲頌六甲,十歲觀百家」;杜甫也是自幼聰明的天才詩人,七歲時作了一首「鳳凰詩」,令祖父大吃一驚。蘇軾自小是個神童,飽讀詩書,曾狂妄的寫下一副對聯,上聯是「識遍天下字」,下聯是「讀盡人間書」。

人生下來天賦資質就不同,孔子依據天賦之不同將人分成四等,第一等人是「生而知之者」,這是天才,讀起書來一看就懂,根本不需要老師;第二等人是「學而知之者」,這種人有高的聰明才智,只要主動學習,也可以很快明白書中道理;第三等人是「困而學之者」,這是中等智能,才幹平庸之人,需非常努力學習才可勉強明白書中道理;第四等人是「困而不學者」,這是駑鈍之才,下等資質的人,說什麼也不肯學習的人,其實學了也不見得懂。人的資質生而不平等,才智平庸愚劣,也符合統計學的常態分布法則。孔子自認「我非生而知之者」,不是生來的天才,他的成就都是「敏以求之」力學而來,當然這是孔子謙虛的話,也是鼓勵後人要踏實勤敏的學習方能有成,否則縱使是天才兒童,也可能會「苗而不秀」,「秀而不實」,也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變到最後不成器的結局。

小時候,老師時常告訴我們「勤能補拙」,不要為自己的天資不敏而懊惱,只要勤勞不懈就能熟能生巧,彌補天資之不足,「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補拙莫若勤」。事實是如果天資不夠聰穎,進步空間有限啊!勤固能補拙,但是只能補「有限的」拙,先天能力只有三十分者,再怎麼勤奮,進步到五十分是可能,但要到八十分恐怕力有未逮,甚難到達,強求不得。

少子化的年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恨鐵不成鋼,從小就積極栽培,孩子才上國小,就天天補習,求好心切,不顧孩子資質,硬要孩子變成資優生,甚至為求速成,一味跳級求深,揠苗助長的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苦心極力,除非小孩資質夠,否則受苦的小孩,最後也無所得。再怎麼天真的小孩,都想要力爭上游,成為父母心目中所謂的好孩子,但是名列前茅者有限,父母也不應責難於小孩!「天下無不是的孩子」,畢竟他們也希望能為父母爭氣,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啊!只是受精卵成形後資質已決定,要怪就怪沒遺傳給孩子聰明的基因,以致孩子「困而學之」也無所得。

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孩子是自己的好,但不是人人都能成才,也不是人人都適合讀書,父母其實應該即早面對現實,瞭解小孩是否為讀書的料子,老師也應給予適性的輔(教)導,發現孩子的特殊天分,須知「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天賦給小孩的資質,一定有可用的地方,就是要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一枝草,一點露」,讓孩子安心的做自己。

當然,「學海無涯,而生也有涯」,像蘇軾這樣的曠世奇才,也曾感嘆的說出「書到今生讀已遲」的真實話!台灣的俗諺也說「讀書半生成」,如果這輩子讀書無所成,並不是否認今生的努力,袁枚所說的「書到今生讀已遲」,應該再加上一句「惠及來世當此時」。既然過去的收成已成定數,那麼現在的耕耘決定著未來的收獲,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編按:轉載自「蘋果即時論壇」,原文出處: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51202/744921/


enews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