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38【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在黑暗中綻放光芒—蘇建銘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38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在黑暗中綻放光芒—蘇建銘
- 本校醫學系二十八屆畢業
- 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
- 曾任:高雄婦幼醫院醫師
本校醫學系第二十八屆校友蘇建銘,是全臺唯一具有公務員資格的盲眼醫師。年輕時的一場意外奪走了他的視力,但他坦然地接受這不完美,更熱情地綻放生命的光芒。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七日,是蘇建銘畢生難忘的日子。那時他已從醫學系畢業,並順利考取高考,正準備退伍。意氣風發的他騎著摩托車經過巷道,突然間,一台路旁的堆高機上所夾的鋼板意外切入他的雙眼,造成他自此失明。一片璀璨的前程,頓時被黑暗攻陷。
這場意外,讓他的生活重新歸零,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他的心境,從無法置信、無奈接受、和平共處,到積極新生,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時期。他涉獵大量宗教、哲學相關的錄音帶,這些轉化成聲音的書籍,給了他迎向黑暗的莫大力量。他說:「就算沒有失明,我總有一天還是會走到生命的盡頭;我還是會想著,這一生要怎麼活,才不致白走一趟。」他開始珍惜生命,想著如何讓生命發揮最大的價值。
眼睛看不見,生活仍得繼續,他打起精神接受定向行動訓練。為了習慣看不見的世界,他曾故意跟家人說了錯誤的車班,只為獨自一人從台北搭車回台南老家。當然,過程中跌跌撞撞,不僅曾搭錯車、導盲手杖被撞歪,連頭皮也被路上的樹枝劃傷,甚至失足掉入醫院旁的水溝。但他不氣餒,因為每通過一層考驗,自立的能力就多一些。
重返職場是另一個難關。擁有公務員身分及醫師執照的他,原本預計要前往內科,但如今看不見,精神科是唯一的選擇。不過,當時分發的醫院並沒有適合的科別,造成他無法報到,考選部以無故不報到為由,取消他的資格。經過兩度再訴願後,他終於爭取到恢復分發,只是仍然等不到適合的醫院。於是他開始思考,除了醫學這條路,是否還有其他的方式能發揮自己的價值,幫助更多人?他再次奮力一搏,考取臺灣師範大學及高雄師範大學特教所。或許是上天不負苦心人,就在他選校就讀時,高雄婦幼醫院通知他上班,他得以走回他的醫學之路,在該院婦產科擔任心理輔導及醫療諮詢的工作。翌年,被商調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就此展開精神科醫師的執業生涯。
在執業生涯中,蘇醫師一直都是病人們最信賴的靠山。由於沒有視覺上的壓力,許多求診者在他面前反而更覺自在。在一言一談、一動一靜之間,他以敏銳且溫柔的心靈,真實地同理對方的感受。有次一名女性病患抱怨父親,說不想再與父親互動了,他聽到些微摩擦聲,開口詢問,原來是病患的左掌不自覺地摩擦右拳。他反問病患這動作的意義,病患隨即察覺,並潸然淚下說,左手是爸爸,右手是自己,她內心其實一直希望得到爸爸的疼愛。 訪談過程中,蘇醫師一再強調「生命價值」的探究與思考,這是他從車禍與生命重建中最大的收穫。他建議高醫的學弟妹們,在求學時代,就要探索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他本人在大學裡就喜歡參與各種活動,國醫社、登山社、手語社,都有涉足,也曾擔任國術社社長。他說這些經驗,不僅可以培養個人興趣與領導能力,還可以學習如何扮演師長、同儕、新生三者間的樞紐。這些學生時代與人互動的經驗,有助於日後從見習、實習開始,去思考如何經營醫病雙方的關係,擁有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的能力,以及面對生老病死的勇氣和智慧。
由於遇到了開啟他探索生命意義的老師與同學,蘇醫師在面臨這人生急轉彎時,終能以開闊的心胸面對,以堅定地信心走過。為回饋幫助過他的人和這個社會,他積極投入志工活動,除了輔導盲胞,還加入合唱團,以歌聲感動更多人。他鼓勵年輕人積極找尋生命的可能,一點一滴地累積能量,一步一步發掘、鍛鍊出生命的核心價值。
(本校牙醫系陳柏仰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