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53 口腔衛生學系新進老師黃詠愷副教授

出自KMU e-News

在2019年5月1日 (三) 14:35由Okiayu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53期  口腔醫學院專題

口腔衛生學系新進老師黃詠愷副教授

口腔衛生學系 黃曉靈主任

   

  口腔衛生學系新進教師黃詠愷副教授,西元1999年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護理學系後,因緣際會到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科薛玉梅教授研究室擔任國科會研究助理,研究助理職業生涯中,在薛教授鼓勵指導下,於薛教授研究室完成碩士 (2002年)與博士 (2008)學位。於碩博士班研究歷程應用高效能液相層析儀連結原子吸收光譜儀,分析不同基質性質檢體砷物種。除探討烏腳病盛行地區養殖魚貝類砷物種分佈外,亦應用於高深與低砷暴露區尿液砷代謝指標與膀胱癌易感受性研究。並於2009年至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與職業衛生組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於林嬪嬪研究員研究室,應用所學,探討砷暴露細胞砷物種代謝轉換基質前處理與偵測。除此之外,執行林嬪嬪研究員與江宏哲研究員合作香菸暴露生物標記研究計畫。

  於2010年擔任台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助理教授以來,結合碩博士執行過多數之社區與臨床研究規劃設計經驗,以公共衛生背景與與醫學科學研究所分子生物醫學訓練,於研究室建立以生物標記為導向之基礎研究,將其應用於口腔疾病預防與促進臨床診斷。研究主軸利用生物標記與牙科領域牙周病或口腔癌預防相關研究。過去研究五年(2014-2018)共發表17篇SCI國際科學論文(4篇第一作者,4篇聯絡作者)。生物標記為轉譯研究醫學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轉譯醫學中,第一線臨床醫師提供臨床現象提供重要線索,架構於生物標記提供之生理或臨床相關個體數據為導向之基礎,應用於口腔衛生教育或口腔機能維持成效評估研究主軸,為目前致力之研究方向。2010年以來,除多方與臨床醫師進行學術研究合作與交流外,於103學年教育部公民素養融入專業課程計畫中,以媒體素養融入族群口腔健康課程,榮獲教育部課程計畫。

  教學任務也是大學教師重要事務,自2010年以來,除多方以臨床醫師進行學術研究合作與交流外,於103學年臺北醫學大學公民素養融入專業課程指示下,將媒體素養融入口腔護理學課程。並於103學年下學期,以媒體素養融入族群口腔健康課程,榮獲教育部課程計畫。104學年度,與通識中心教師邱佳慧合作,成為邱老師教育部「專業知能融入敘事力之新創群組課程計畫」協同主持人,希望學生能學習與運用敘事力,提升口腔衛生教育傳播。105學年度,延續104計畫,將敘事結合利他精神,將展齡中心等高齡健康日照場域實踐課程所學,賦能修課同學敘說能力。參與104-105計畫中,觀察到現今學子識讀不一定識寫,識寫不一定識說,尤其對口腔衛生學系學生,加入口腔健康專業議題,識讀識寫識說口腔健康專業能力於臨床診間或是社去團體口腔衛教,均是重要的軟實力。期待口腔衛生學系學生畢業後,能在臨床或社區擔任口腔健康”教學者”,106學年本人以 “學『教』專業敘事•教『學』場域利他-長者創健跨域整合賦能課群”,與通識中心邱佳慧教師、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劉芳教師、保健營養學系楊淑惠教師共同協力,以專業敘事為主題,建構醫學相關專業科系學子能藉由課程學習賦能,與職場銜接。

  未來研究面向也延續與臨床醫師合作模式,以自身生物標記專長結合臨床所需,進行疾病預防或是提升臨床治療成效之研究。教學將延續這五年多元元素教學經驗,進以利用設計思考模式,以學子學習效率為主要目標,進行教學課程設計。服務延續原單位導師輔導,研究生指導、行政老師等行政經驗,繼與高醫大同仁共事,共學共成。


enews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