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76 社會變遷與未來跨域人才培養

出自KMU e-News

在2020年5月7日 (四) 09:21由Okiayu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76期  人文社會科學院專題

社會變遷與未來跨域人才培養

人文社會科學院 呂佩穎院長

  本學院自107學年起,逐年凝聚共識,積極回應台灣社會人口結構及科技變遷,在醫學大學既有的基礎上,執行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透過人文社會融合科技前瞻強化培養師生體察未來社會科學與人文趨勢、社會議題及科技發展,並透過課程選課機制的改變,於課程中安排不同領域的老師授課,跳脫以往較侷限在通識課程中跨域,而能落實專業跨領域學習。並連結本校4大附屬醫療機構相關高齡照顧單位,增加人文社會、醫療與科技的相互影響與對話,即早培養整合及應用的能力。

  本院扣連院內系所針對人口及社會變遷的問題意識,提出前瞻目標,希望1.能運用或結合智能科技、大數據分析及相關高齡照顧專業知能,為不同類型的長者打造一個友善且支持自立生活的社會空間,2.如何面對當今的社會議題,透過跨域交流及團隊合作,注入社會賦能,開發結合科技及健康照護之教學資源,且3.著重在性別人口結構之偏斜上這三方面,分別提出醫學社會暨工作學系、心理學系及性別所需要培養學生具備科技跨域的興趣和整合能力。藉由增強院內及校內教師交叉支援授課,並引進創新教學方法與檢核評估工具,提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希望能培育健康與醫療產業所需、兼顧理論與實務、且有跨領域視野之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及性別研究方面之人才,也希望成為健康與醫療領域中人文社會議題的研究重鎮,並將推動各學院/系間跨領域合作,並成為培育本校學生人文與社會素養之主要規劃、推動與執行者,本院為達成上述目標所提出具體策略與執行方法包含:

  一、發展瞻遠人才環境機制:課程結構整合與創新、產學合作機制建立、學習場域建立與學習風氣環境營造、線上跨域學習平台建立。

  二、跨域師資經營與增能:舉辦讀書會、主題性教師社群講座、前瞻議題共學討論會、教學實務活動、聯合成果發表展。

  三、研發跨域教學模式:研發跨域教學教材/教案/教具、跨院共時授課。

  四、發展國際資源渠道:國際研討會、建立與發展國際線上資源平台。

  學院並希望藉由深化的高齡社會多元複雜議題的探討,翻轉問題的預設與提出社會賦能的前瞻理念,並藉由師生腦力激盪形成未來的人才樣貌與核心能力:健康照護人才、議題倡議人才、社會創新人才、活動設計人才、社區培力人才等六種及六大核心能力:跨域溝通能力、科技運用與創新能力、介入實踐能力、區域資源整合能力、營造友善適性自主環境能力、需求辨識與分析能力。且透過連結跨院協同合作的夥伴,發展出跨域學習,拓展在發展研教合一的跨域師資光譜。


enews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