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65 國際事務處

出自KMU e-News

在2025年5月12日 (一) 09:28由967031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美國雪蘭多大學蒞校參訪

美國雪蘭多大學師生於3月14日蒞臨本校共11位師生進行參訪,由本處學生交流組負責相關接待事宜。此次參訪行程包含本校校史館、圖書館及附院的急診室。雪蘭多大學的師生對於台灣的健保制度及醫療展現了濃厚的興趣。此外,特別於參觀行程後,安排學生座談活動,找來本校各學系學生與蒞校參訪之師生進行午餐餐敘。雪萊多大學的師生於離校前,紛紛表示此趟高醫參訪是他們此次來台最難忘的行程。


114年度教育部學海計畫

114年度教育部學海計畫校內收件至114年3月1日,由本處進行各子計畫資料檢查後,學海築夢計畫交由各學院院長進行審查評分排序。114年度本校申請案計有學海飛颺1案、學海築夢13案及新南向學海築夢5案。由本處分別撰寫本校學海飛颺、學海築夢及新南向學海築夢薦送計畫書,於114年3月28日函送教育部。


TEEP校內說明會

本處於3月28日假勵學大樓第四會議室舉辦TEEP校內說明會。本場說明會主要是對本校執行TEEP的計畫主持人或助理進行此計畫之介紹、執行時應注意的事項及相關規範。已獲得教育部補助之計畫主持人也於會中提出問題,由本處學生交流組同仁進行解答。


南加大戴維斯老齡學學院介紹

老齡學融合了醫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知識領域,能與本校科系發展良好的結合與應用,培養學生多面向的專業知識。全球正處於高齡化趨勢,根據聯合國數據,全球65歲以上人口預計在2050年達到16億,約占全球總人口16%,隨著老年人口增加,社會對於健康管理、老年照護等需求大幅提升,我們必須更加重視老齡學的相關議題。本活動除了介紹老齡學課程,也提供多元的求職選擇,修讀老齡學不僅有助於個人發展,也能對社會做出貢獻,幫助學生在規劃未來的職涯方向時,能提早訂定目標與計劃行動。本活動的主持人(課程顧問)-Steven Stumph,畢業於南加大,乘著校友的羽翼,分享自身經驗,給予更多實質的建議,隨著全球人口結構的轉變,老齡學的職涯發展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契機,蘊藏著無限可能,期許學生們能夠深入探索高齡化社會的機遇與挑戰。



學生大使活動

(一) 培訓課程:於2/24、3/19、3/22及4/22分別舉辦四場學生大使培訓課程,分別為初階妝髮課程、會場典禮接待、進階妝髮課程及危機應對處理。透過專業講師的訓練及實作,能夠增進本校學生大使的專業能力,在面對不同的場合時能夠有適當的應對及遇到問題時能順利解決。 (二) 實習服務:本處學生交流組一直以來開放全校各單位及附屬機構申請學生大使支援,並由本組調派受過訓練之學生大使支援外賓接待服務。本組分別於114年3月14日及4月7日帶領學生大使來自美國的雪蘭多大學師生團及美國哈佛大學學者,進行校園及附院的參訪。在美國雪蘭多大學師生參訪過程中,學生大使會適時地對來賓提出的疑問進行說明與解答;在哈佛學者的接待中,除了陪同參訪之外,也協助從旁協助指引。


外籍生活動

4月22日「潤清明與開齋」通過介紹清明節和開齋節這兩個重要的傳統節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習俗和意義。本場活動共35人參與,其中包含了印度、印尼與巴基斯坦籍的外籍生。此外,我們還安排了包潤餅的手作體驗,讓學生親手製作台灣傳統美食潤餅,並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分享各自的文化故事。這不僅讓外國學生體驗了本地的飲食文化,也讓本國學生重新發現了家鄉的美味。最後,學生們自由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經歷和學習心得,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增進了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認識,並拓展了跨文化交流的視野。 七、 基礎英文會話課程 本處與人力資源室共同舉辦基礎英文會話班,共計15名行政同仁參與,於114年3月10日至4月28日(總計8堂),課程平均滿意度為99.4%。每周不同的課程設計,內容涵蓋角色扮演、介紹家庭成員、練習職場對話等,強調實用性與互動性。學員們從最初不敢開口說英文,到最後一堂課每個人皆勇於發問、表達自身感受,不僅提升了學員的英語表達能力,也強化其面對國際化職場的溝通自信,為日後工作中可能面對的英語應對情境奠定良好基礎。



高醫特色跨領域國際研討會(進度更新日:4月24日)

高醫特色跨領域國際研討會—人工智慧浪潮下的醫學革新:機會與挑戰(2025 KMU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ine – Revolutionizing Medicine with AI: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預定於114年10月10日至10月12日舉行。為爭取經費支持,已於3月31日向國科會送出補助申請書。其他重要進度如下: (一) 會議網站(www.kmu-icobm2025.tw)完成建置,5/2(五)前進行上線前測試:大會秘書處測試報名系統與付款系統,招商手冊與廠商專用募捐申請書發給各附屬機構,接下來由會議管理廠商協助贊助商選位與排序;網站提供學術委員會測試投稿系統。 (二) Keynote Speaker:目前共1/3位回覆參加--Lydia Min-Ying Su。諾貝爾獎得主邀請順位一Charles M. Rice未回覆,故邀請順位二Harvey J. Alter,4月22日本校獲教授回覆因其年事已高不克遠途,另邀第三順位Gary Ruvkun,等待其5月9日(五)前回覆。 (三) 外籍Invited Speaker(不含Keynote):目前共2/11位回覆。 (四) 本國籍Invited Speaker(含校內外):共35位,待發信。


卡羅歐巴尼醫師逝世22週年紀念活動

2013(102)年高醫舉辦【SARS 10周年之回顧與紀念歐巴尼醫師系列活動】,透過回顧展、研討會、路跑等系列活動悼念歐巴尼醫師。2025年延續12年前的高醫和Ubani的緣分、2015年Thomasso Urbani(歐巴尼醫師長子)來訪在史懷哲大道上人行道旁種下的紫藤花,疫情後在台灣卡羅歐巴尼協會引介下,義大利全國天主教會新聞媒體聯盟UCSI主席Vincenzo Varagona與Luca Urbani(歐巴尼醫師次子)訪校,帶來「卡羅歐巴尼的精神傳承--22年後回顧」專書發表,與Luca的海外志願服務分享—「追隨卡羅的足跡--剛果、海地與馬利的故事」。Luca的眼帶著臺灣的醫學生飛到這三個非洲國家感受他當下的感受,他此行目的之一是鼓勵臺灣學生有機會的話,也能擁有這樣的經歷去體驗在我們生活中無法想像的各式情形,培養柔軟的心。活動最終在雙方的體驗交流中劃下美好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