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15 第三屆「好老師」徵文佳作獎~胡志宇描述蔡哲嘉老師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15期 分享園地 好老師徵文專題
第三屆「好老師」徵文佳作獎~胡志宇描述蔡哲嘉老師
學士後醫學系四年級 胡志宇
- 描述對象:醫學院醫學系 蔡哲嘉 老師
- 課程名稱:單元八:腎臟泌尿系統
來到高雄醫學大學後醫系首先聽到的消息是我們的課程規劃和一般大學科系不同,這是由醫學系及後醫系從九十四學年度所實施的「課程整合」教學,在這個課程制度下我們將有兩年的時間進行所謂的系統式教學,和以往的課堂式教學不同,每個系統都將包括基礎、臨床、實驗、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課程,之前大學時有聽說解剖科有依照器官系統的教學法,但是把全部的課程都變成block這種方法,還是第一次聽到,而且就要用在自己身上。
其實在經過第一年的適應之後,原本認為接下來的八個系統應該就像前面七個一樣,在充實的課程和考試之中度過了,但放完暑假回來後發現事情好像不是這樣,block 8的負責老師─蔡哲嘉醫師替我們設計了問題討論的課程,在還沒進入臨床前讓我們接受「震撼教育」。
怎麼說是「震撼教育」呢?因為大家必須針對老師事先要我們準備的問題進行討論,然後在課堂中發表給同時是腎臟專科醫師的老師「們」聽,然後接受提問,就是可能被「電」!因此大家當然事先會作足功課進行分組討論,對被分配到的問題進行分析,不過這只通過了一半,因為犀利的老師們還是可以看出我們觀念不足的地方作詰問,過了快兩年我仍然可以記得當初被問到的問題─高血鉀的處理及原因,可見這堂課給我印象的深刻啊!
記得蔡醫師在介紹課程規劃時,曾以自己在求學時期受到老師鼓勵的故事,勉勵大家「多思考、多表達、多發問」,他的那一席話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老師擅長用理解及比喻的方式來解釋問題,腎動脈狹窄和十全民族路口的關係最被同學津津樂道,老師溫和的態度及善喻善導的教學方式讓我對重視理解的問題不再懼怕,回想起前兩年的課堂生活,那五個禮拜一直是整個課程整合教學的代表,訓練著還在萌芽的醫學生討論學習的模式!
現在進入了臨床之後,更發現蔡醫師設計課程的用意,有許多事情必須從實作及失敗中學習。而學生最缺乏的應該就是實作的經驗,但經過討論會讓自己在課前查閱資料,也就是一種「實作」的學習,不僅是單方面的「填鴨」;而被「電」則像是一種失敗的經驗,讓自己更瞭解弱點的所在,像經過那堂課老師的解說後讓我更了解應該具備的問題思考模式,我很慶幸在學校就有蔡醫師替我們安排這樣的課程和同學及老師互動,作為我們未來銜接學校和醫院的橋樑。
- 編按:
第二屆好老師徵文活動所有內容至194期全部轉載完畢,自195期開始轉載第三屆好老師徵文得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