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24 三聚氰胺之危害與檢驗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24期  環境醫學頂尖研究中心專題


三聚氰胺之危害與檢驗

環醫中心 績效考核組組長 陳百薰 教授


數年前國內發生毒奶粉事件即因為不肖商人利用三聚氰胺(melamine)其分子結構含有六個氮原子,氮含量高達66.67%,比奶粉的15.7%高得多,這就是它會被添加到奶粉中的原因。因為一般測定食物中蛋白質含量的「凱式檢定法」,是以蛋白質的重要成份:氮的含量,來反推蛋白質的含量。根據老鼠動物實驗,三聚氰胺的半衰期為2.7小時,人體並非完全無法代謝三聚氰胺,只是在代謝的過程中會造成尿液酸化、結晶,進而衍生腎結石,結晶或腎結石會塞住腎小管、尿管或直接傷害腎臟,引起急、慢性腎衰竭,甚至洗腎的風險。嬰幼兒的腎臟發育因為還不成熟,腎功能不全,攝取後健康遭到毒害的機率更高。

本校健康科學院吳明蒼教授、附設醫院泌尿科劉家駒主治醫師與吾等曾經以泌尿科門診中不同尿路結石與健康對照組者各211人,以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分析尿中三聚氰胺值,發現有尿路結石患者尿中含三聚氰胺值較健康對照組者有意義地高。吳明蒼教授與吾等繼續合作進行不同材質餐具溶出三聚氰胺之比較並發表於2011年公共衛生學會。吳等從大賣場、超商購買五種不同品牌的美耐皿餐碗測試。結果發現當水溫達60、70度、接觸15到30鐘後,三聚氰胺溶出量即大幅上升,溫度越高,溶出量越大。愈便宜的美耐皿餐具溶出量也愈多,最高達19.03 ppm。

其後吳教授與吾等進一步合作以青年志願者為對象之研究成果

於2013年2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論文。該研究為了解美耐皿餐具在高溫之下的穩定性,以12名約20歲的大專生志願者,分為兩組、各3男3女,一組食用以美耐皿盛裝的熱麵湯,另一組則是以陶瓷碗盛裝麵湯。食用前及之後持續12小時收集受試者的尿液。結果顯示使用美耐皿餐具吃麵的尿液樣本組測出8.35微克的三聚氰胺,比陶瓷餐具組的1.31微克多出約6~7倍的毒物量。這篇論文在被接受刊登後也引起國際媒體《時代》雜誌及路透社均於2013年1月23日報導(如附圖)。

環醫中心國際標準級毒理學實驗室成立以來積極準備認證事宜,目前已向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提出以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LC/MS/MS 檢測食品中三聚氰胺之認證。


  • 時代雜誌與路透社報導本校三聚氰胺研究訊息

Image:enews224環醫中心-3.jpg


enews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