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37 新進教師 : 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陳韋妤助理教授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37期 生命科學院專題
新進教師 : 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陳韋妤助理教授
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 陳韋妤助理教授
我是生命科學院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新進教師陳韋妤。自幼成長於鄉間,竟日沐浴於陽光,長期身受大自然洗禮之故,因而對自然生態保護產生無盡的興趣,基於生態環境健康的把關嚴格與否,常是青山綠水遭污染破壞之關鍵,逐而後能為此做些什麼的衝動。因此於大學就讀環境工程與管理,開始接觸污染物末端處理之研究,如何利用微生物族群如異營菌、硝化菌之特性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而進入研究所就讀時,更是邁入一連串針對水域生物及人類受砷污染危害之風險評估之探究,深感前端式的環境管理發展才能促進生物環境的延續。
於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有幸承蒙諸位師長指導與學長姐的合作之下,更延伸生態環境毒理與風險評估之主題,利用計算毒理法探討了食用水域生物藉由水體、食物鏈暴露於重金屬之因地而異風險評估,以系統層級動態描述生物體透過外在環境污染物的暴露所啟動一連串循序漸進的作用模態,探討環境污染物的擾動變化及生物體生態生理機制兩者之交互作用,以有效預測毒物對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之危害。在生態環境污染議題探究中,深感預防勝於治療,因此參與生物監測預警系統之建立,以提高環境污染監控,透過重金屬濃度影響蜆殼律動行為變化,因此成功開發模組化雙殼貝開闔監測系統,提高水域環境安全監控機制。於博士後研究階段,更跨足登革熱病毒傳輸與感染風險、人體呼吸道顆粒沉積動態之相關研究探討。
承蒙高醫生物系各位老師的抬愛,有幸加入這個團隊,近半年來,與系上老師的交流及大家給的建議下,逐步加入系上老師們的跨領域研究合作陣容,獲取不同領域的觀點與知識,無論是生態保育,亦或是生物醫學觀點,皆能激發起不同的研究主題。在與學生的溝通與討論下,更發現學生們對於學問抱持積極的求知慾,自己對教學工作更是需花較多心思準備與調整,因此想透過以基本的數理概念,提升學生對複雜的生物系統的理解,使學生充分應用並詮釋生態與流行病學的現象,亦期望自己盡可能解決學生於專業與人生哲學的疑惑,以求教育之心,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