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49 百年孤寂不孤寂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49期  分享園地


百年孤寂不孤寂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世界經典小說「百年孤寂」(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西班牙文:Cien años de soledad)的作者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2014)今年四月辭世,料想他應不孤寂,生前身後,地上地下,都有無數喜愛他的讀者,陪伴他,想念他。


多年前閱讀這部作品,感覺「風格獨特,魂體憂悶」,人們在渾渾噩噩的生命長河裡,拖著臭皮囊,周旋在自我與別人之間、現在與過去之間,以及真實與虛假之間,幾許淒涼,多少無奈。一齣齣如夢似幻的劇情產生的張力,好似熱毛巾鋪放在心頭,初時熱烈,繼之平息,終於冷漠,說不出的喜惡參雜、愛恨交織,淡淡感傷之餘卻是濃濃的玩味。喜愛的是窺見書中角色的細膩人性,堅強面對命運的橫逆,不免心生同情;恨惡的是所映照的難堪醜態和光怪陸離的行徑,令人糾結不停。


孤寂,是常人不願遭受的情境,卻在超脫性愛和死亡的身心侷限後,顯得格外濃厚,不僅盤踞個人內心,也瀰漫家族和社會,帶來深沉難解的苦悶。大時代的悲劇在許多家庭裡上演,許多人薄命堪憐。但馬奎斯畢竟是懷抱樂觀的勇者,當最惡劣的風雨過去,走出死蔭幽谷之後,必有藍天。好個馬奎斯式的饗宴!


其實,讀小說有三種層次,第一種是眼球式讀法,隨著情節走勢,雲淡風清,好比看漫畫,輕鬆消磨時間;第二種是融入式讀法,不知不覺置身在情境中,與主角應對深刻,好似打電動,享受情緒起伏,讀武俠或偵探小說最常如此;第三種是品味式讀法,不急於讀完,有時跳脫作者的框架,劇情已非首要,與作者內心對話才是滋味所在,好比品嚐米其林大師親手烹調的菜餚,感受食物背後的體貼和創意,不禁拍案。當然,同一部小說,在不同讀者眼裡,可能有不同讀法,各取所需,都能獲得作者的心靈餽贈,不必強分軒輊。


百年孤寂廣受歡迎和讚譽,固然歸功於馬奎斯的天分才情,但還有一方,也不能抹殺,就是讀者自己,恣意想像,情感奔放,澎湃中不失冷靜,與作者心思相契,使這部作品不至對牛彈琴,而被淹沒在商業通俗小說裡。換言之,讀者的內在追逐,使該書的旨趣被不斷挖掘探索,產生連馬奎斯本人都無法估計的集體效果,帶動風潮,歷久不衰。它好比一個品牌磁鐵,吸引眾人蔚為品牌部落,消費者以擁有和享用某一品牌的商品自豪,當社會上志同道合者眾,儼然形成擁護該品牌的效忠族群,無須廠商主動餵養或特意吹捧。這群消費者將這股內心的尊榮反映在生活裡,即使不相識的人,藉著靈犀相通,得以在潛移默化中,漸漸改變周遭的人與事。百年孤寂正有這樣魔力,更可貴的是,它已被確立文壇不朽的地位,不似其他商品,必須不斷改版更新,努力贏取顧客傾心。文字的功力早已跨越國界,貫穿古今。end

enews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