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79【2015高醫文藝獎文學散文組佳作】《佛說》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79期 一方清靜 人文e館 【2015高醫文藝獎文學散文組佳作】
佛說
醫學系 一年級 黃郁晴
【生前死後】
阿嬤生病而蜷曲的身體和之前那個在烈日下汗流浹背的背影沒有明顯區隔:皮膚黯淡,一個是長時間的日曬,一個是肝臟罷工的痕跡;眉頭緊鎖,一個是緊盯著雜草,一個是忍受著劇痛。我握著阿嬤因病而軟弱無力的手,種種回憶湧上心頭,我大概知道這是最後幾次我能握著阿嬤的手了,但是卻極力的往好處想,阿嬤會好起來的、會好起來的。
那個春夏交接的晚上,涼涼的風迎接著在外打拚的家人回家。我想阿嬤就是要等家人團聚的這一刻,總是善解人意的阿嬤不想讓任何家人因為不及見她最後一面而後悔。阿嬤在晚上就寢前聽完三個孫子的絮絮叨叨,似乎已然心滿意足,在該入眠的時刻吐出了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口氣。看著阿嬤泛黃而逐漸冰冷的臉頰,我甚至覺得去世和睡著也沒有太大差別,胸口咻咻聲靜止,感覺像是噩夢終了後的熟睡。
【第一天】
佛經CD在播音器中旋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家人的嗓音伴隨著CD不斷旋轉,直到啞了、倦了,卻怎麼也轉不出輪迴的迴圈。看著因佛教習俗要開燈的亮晃晃屋子,阿嬤的魂藏在哪裡呢?葬儀社的黃先生連夜驅車趕來,這裡放一塊布、那裡搬一張桌子,大人忙著辦喪事,只留下外孫在阿嬤身旁細細念著阿彌陀佛。這一夜過的特別漫長,像抗戰時期一樣的緊繃著神經,有些淚不能掉、有些衣服不能穿、有些手勢不能做、還有些話不能說,我在不能熄燈的房間裡努力的閉上雙眼,隔絕黑暗或光明的一切。
隔天早晨,所有人開始吃齋,白胖胖的饅頭配上熱豆漿,但是又怎麼吃得下。一夜之間,客廳被裝飾成另一個世界:米黃色的薄布遮蓋了所有客廳的擺設,牆壁的一面改裝成供桌,上面有著佛像、七彩的燈光和時令水果。阿嬤躺在供桌旁的台子上,用布簾遮著,靈堂中央靜靜擺著阿嬤的照片,好像正溫柔地看著我。阿嬤,謝謝妳多年的照顧……「嘩!」大門突然間被打開,親戚、朋友、葬儀社、師姐在同一個時間點湧進家門,剎那間,師姐念經敲鐘聲、親友痛哭流涕聲、家人討論喪禮聲、葬儀社員工聊天聲充斥耳中,我拉一張椅子在阿嬤身旁坐下,在心裡跟阿嬤說說話。
【佛道之爭】
有了親朋好友及葬儀社的幫忙,家裡的大小事都處理妥當。然而,村裡的道教習俗和阿嬤生前所希望的佛教儀式卻起了爭執。依照道教的傳統,阿公希望能夠準備個紙房子給阿嬤,然而佛教方面卻不以為然。幾度爭執後,家裡還是擺上了一個豪華的紙房子,每日進出家門都會看到紙房子上閃閃發亮的燈,和紙房子上繁花錦簇的院子,突然想到,不知道阿嬤現在到了哪裡,是否和她的父母團聚了呢?到底佛教還是道教比較正確,好像也不怎麼重要了。
幾天後的晚上,阿公請了村子裡最厲害的廚師,大鍋小郭的煮了香味四溢的素齋宴請師姐和親友,佛教和道教的擁護者同吃一盤羹、共飲一壺水,似乎佛道之爭在飯局中化解了。夜晚,全家來到阿嬤生前最常活動的田裡,將庫錢、阿嬤的衣物和紙房子堆成一個小山丘。一陣風吹來,一張泛黃的紙掉落腳邊,不是金紙,是我多年前寫給阿嬤的生日卡片,突然間心裡一陣悸動,眼淚又即將奪眶而出,所幸夜色籠罩,不會被習俗所譴責。拉著細長的白布條圍繞著被熊熊大火包圍的小山丘,希望阿嬤能夠在天上有用不盡的財富和福氣。
【習慣】
阿嬤走後,反而是全家難得團聚的時刻,嘈嘈雜雜的話語聲掩蓋了少了一個人的孤獨。庭下阿姨和表弟拿著金紙摺金元寶,客廳阿公和姨丈在討論祭祀的細節,靈堂舅舅和師姐在唸佛經,房間媽媽整理阿嬤的衣物,廚房我和表哥在料理中午的素齋。七個禮拜都是如此地度過,餐廳少放一張椅子、床少放一一條棉被、說話時少了一個老邁而充滿智慧的嗓音。兩大袋的金元寶,摺盡了對阿嬤的思念;熟悉的佛經,是對阿嬤最大的祝福;親手準備的素齋及祭品,則是表達對阿嬤的敬意。
我向來不太會安慰人,只能在廚房用不太標準的台語和阿公聊聊學校的故事,突然看到廚房牆上的一個鋼杯下掛了一袋石頭,我好奇的詢問,阿公緩緩地說:「妳有沒有發現這樣鋼杯裡就不會積水了,用石頭的重量讓鋼杯傾斜,阿嬤雖然只讀過小學,但是很聰明的啊!」原先很害怕在阿公面前提及阿嬤,但是看到阿公悲傷的神情還帶著點驕傲和欽崇,我想,阿公也許在利用自己的方式緬懷和紀念相互扶持一生的伴侶--阿嬤吧!
【放下】
接下來的數日,唸經、上香、準備供品和一些屬於當日的特別行程輪番上陣,葬儀社給了家人一張行程表,拜拜的時間地點、禁忌、參與人員,條列得清清楚楚。家人們在行禮如儀中慢慢澄清、洗滌思緒,少不了的失眠、爭吵和徹夜長談,打通一個一個過不去的心結。七七四十九天,陰陰的天氣、陰陰的心情,叮叮噹噹的奏樂擾動平靜的心情,低頭的人群邁入花朵包覆的帳篷,一拜、再拜、三拜天地拜阿嬤。飄香裊裊像一隻白色的鴿,帶走阿嬤的魂,也是該帶走我們臉上的淚了。手執白色粉色的百合,細細編織著阿嬤的歸途,過橋了、火來了、進塔了,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願天護祐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