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8 【讀書劄記】給個說法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 第28期 分享園地

【讀書劄記】給個說法

秘書室蔡信德秘書

( 一 )

現代英美文學巨擘,愛爾蘭作家喬埃思( Jame Joyce ),他的巨著「優利西斯」 (Ulysses) 的小說背景設定在 1904 年 6 月 16 日 的都柏林。描寫書中的主角李奧波 . 布魯姆在一天之中漫無目的在街上晃盪的精神狀態,是一部首開意識流先河的小說。掐指算來,布魯姆這個虛擬的小說人物已與喬哀思迷長相左右了一個世紀(今年是 2004 年),所以每年的 6 月 16 日 被喬迷們選定為布魯姆日( Bloomsday )。今年欣逢百週年慶,當然來自世界各地的喬迷們特別熱絡,無不粉墨登場重演該書場景,重遊該書路徑以示慶祝。據知陣容龐大的八百多位來自各地的學者更在都柏林展開為期一週的研討會,這樣的盛況又豈是該書當年出版時在英國被扣以違反基督教義遭查禁,在美國也因類似理由(猥褻)被焚書的窘況所能比擬。

(二)

不同於「優利西斯」的艱澀難懂,喬埃思的第一部出版作品「都柏林人」 (Dubliners) 是透過作者對這個他所熟悉的城市的觀察,舖陳出中心主題─也即透過十五個短篇故事暴露出一個城市的「癱瘓」。其中「姐妹們」、「阿拉伯商展」、「二浪漢」、「委員室裏的長青節」、「聖寵」與「逝者」諸篇是常被文評家所討論的。

癱瘓( paralysis ),這個醫學用語被文學作家引用時,無異凸顯了更為廣泛的意涵。在「都柏林人」一書中最常出現的癱瘓形式是囚禁-包括來自死氣沉沉的環境和來自人物自己道德上的弱點。因此,人物的聚集只為了爭權奪利和相互輕蔑,無形中都被致命的,癱瘓的習慣或依戀所攫住,只會在原地打轉,不敢接受新生的機會。如此一來就被乾枯的生活所束縛,必然衍生出腐敗的氣息。

喬哀思的寫作擅用象徵和隱喻,也為英美現代小說寫作技巧展現了無比的風華和革命性的作用。

(三)

法國人類學家,也是結構人類學的宗師李維 . 史陀 (Levi-strauss) 在青壯時代曾從事巴西土著的田野研究,親訪過亞馬遜河流域與巴西高地森林地區。嗣後出版了經典之作「憂鬱的熱帶」,書中對原始土著南比克瓦拉印第安人 (NambiKwara) 社會頗多著墨。他提到該族的政治權力不來自世襲,當一個酋長年老體衰時,他自己會挑繼承人,但未必就如他所願,實際上最後還是要探查過族人的意見,由大多數人擁護者出任。

有意思的是,身為酋長者所享有的「特權」竟是打仗的時候走在最前線,即是我們成語說的「身先士卒」的意思。這種赴湯蹈火捨我其誰的領導風格,對今天的政治人物而言,無異是緣木求魚。據李維 . 史陀的觀察,酋長的權力是來自同意,權力是靠同意來維持其合法性,所以酋長必須具備維持一個不穩定多數的政治人物所應有的能力,而不是一個全權的統治者所具有的權威。

(四)

有次不經意間觀賞 discovery channel 報導菲律賓某個小島的原始土著,他們在高樹上蓋樹屋而居,每天爬上爬下習以為常。這些土著向拍攝他們起居生活的人類學家道出了他們對文明社會政府統治的不解和鄙夷,他們說:「政府是甚麼?我不知道。政府要我們做的事我們做不來。」然後,他們嘆口氣說:「我的天啊,政府最好不要來!」



enews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