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3【通識教育】高醫通識教育願景的期待-多元、優質、特色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3期 分享園地
【通識教育】高醫通識教育願景的期待 -多元、優質、特色
通識教育中心 蓋琦紓助理教授
近年來,國內通識教育改革呼聲高漲,為大學評鑑的重要一環,儼然成為另一種的大學競爭力。目前大學課程有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通識課程,也就是說,大學教育包含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個主要內涵,後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前者卻在專業/非專業的二元思維下,使得通識教育遭到許多誤解。通識課程的內涵與目標固然不同於專業課程,卻是大學的基礎核心教育,如台大江宜樺教授即指出「通識教育應該像西方一樣被當成核心教育(core education),是各種專業教育重疊的共同核心,從這裡延伸出去,才有專業教育」。二十一世紀的大學教育應該追求專業與通識的平衡。
民國七十三年四月教育部公佈「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當時目標「為增廣學生知識領域,各校應開設人文、社會、自然科學類通識科目,以供不同院系學生修習」,也就是說通識教育在於擴大學生視域,對於一位年輕學子而言,宜先進入共同領域,再引領他走進專業領域,避免因學術分工專業化,而導致了學生的知識斷裂與窄化,培養廣博視野可以說是通識教育的首要目標。然而對許多台灣家長、學生而言,大學就是職業養成所,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就足夠了,往往把通識課程視作普通常識的營養學分,而加以輕視。郭為藩教授曾定義「通識」一詞:「通是通達、貫通,融會於一爐之意;識是指見識、器識,即整合的認知。」通貫、融會多種領域的知識,且把知識轉化為見識、器識(氣度與才識),有賴於清明的心靈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也是通識教育的核心價值。黃俊傑教授說:「通識教育就是一種喚醒人的『主體性』,以促進『人之覺醒』的教育」,而「『心靈的覺醒』優先於專業知識與技術的訓練與灌輸,因為只有擁有一顆清明朗澈的『心』,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才能發乎內心真誠地關心他人」。識教育就是一種喚醒人的「主體性」,本校通識課程選修制度自本學年度起有較大變革,如選修上限60人,限制兩科等,在修課人數、科數的控管下,通識教育品質照理說應該會大幅提昇。然而現實與理想仍出現很大落差,這可能與師生對通識課程的期待有關,據我觀察,本校學生選修通識課程心態至少有三種:第一種的學生願意廣泛涉獵不同領域,積極吸取新知,修課態度認真,很少缺課。第二種人則期待課程簡單輕鬆,不願通識課程再增加自己額外的負擔,遇到準備考試或趕作業時,往往就缺課。尤其是系上專業課程負擔重的學生更是如此。第三種人則視通識科目為多餘的營養學分,期待教師不點名、無考試、沒作業(或簡單),一學期即使只出席兩次,還有80分以上,而這種課程往往人氣超旺,除了網路選課塞到爆,還有一大堆學生排隊等候抽籤。與其感嘆學生偷機取巧,好逸惡勞,不如檢視為什麼會有這種通識課程的存在,任課老師對通識教育又抱持什麼態度?據我所知這些少數老師應非本校專任教師,或許原來工作單位負擔重,相對地也同情學生,不忍心再增加學生的壓力,課程輕鬆簡單,反正又不是專業科目,師生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卻助長學生對通識課程即是營養學分的錯誤觀念(或許老師也是如此認為)。大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歲月,年輕學子潛能無窮,學習力強,可塑性大,老師實在不應對大學生過度仁慈,學習如果沒有適當壓力或要求,很難真正學到東西,尤其目前各系一、二年級專業課程減少,醫學系甚至淨空,大學生若無法在基礎的通識教育中開拓視野,充實自我,培養樂學精神,其空虛感油然而生,更容易自我迷失。
國內大學的通識教育雖然已發展二十餘年了,黃俊傑教授卻發現國內大學許多通識課程流於休閒、逸樂化,進而期待「從普及到深化」是二十一世紀大學通識教育的新境界。其實優質的通識課程往往由學有專精、富有教育熱忱的資深教師所開設,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該課程的原理、方法、態度等等,由專業轉化為通識,兼顧專業性與通俗性。本校開設的通識課程愈來愈多元,但兼任教師過多,開課品質良莠不齊,若各系所專任教師願意開設符合通識精神的課程,相信在良性競爭下,將出現更多優質的通識課程。其次,有不少學者專家都指出各大學應透過通識教育來界定自校的特色,若只注重專業教育的話,各校特色將無法被凸顯。本校是一所醫學大學,或許可以從人與醫學的角度為出發點或主軸,貫通人文、社會、自然三大領域,鼓勵各院系所具教學熱忱的教師共同開設多元、優質的通識課程,逐漸形塑高醫通識教育的特色。
「樂學至上,研究第一」的精神傳統奠定高醫樸實、優良的學風,而通識教育既已定位於大學教育的基礎核心教育,通識與專業課程兩者應該相輔相成,相信紮實的通識教育,將可有力地支撐專業教育更上一層的發展。通識教育既然超越各學系所的藩籬,更需要凝聚校內的優良師資、具教育熱忱的教師一起打造高醫通識教育的希望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