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50 醫學院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活動訊息


本校醫學院與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部續約

  • 2024年4月10日,醫學院盧柏樑院長率領本校代表團(人社院呂佩穎院長,醫學院陳正生副院長,醫學系徐仲豪主任,醫學院負責國際交流林妍吟小姐等)前往日本京都大學拜訪該校醫學部部長Prof. Tadashi Isa,並續簽自2014年起簽訂之學生交換協議。本校代表團也與京都大學醫學部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長Prof. Motoko Yanagita及京都大學醫學教育・國際化推進中心副主任Prof. Hitomi Kataoka等人會面交流,分享兩校之國際交換計畫及醫學教育成果。

【二校學生交換合約續約】
(左:本校醫學院盧柏樑院長、右:京都大學醫學院Prof. Tadashi Isa)

【與京都大學醫學部國際交流委員會交流】
(左起:本校醫學院陳正生副院長、京都大學醫學部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長Prof. Motoko Yanagita、京都大學醫學教育・國際化推進中心副主任Prof. Hitomi Kataoka、本校醫學院盧柏樑院長、人文社會科學院呂佩穎院長、醫學系徐仲豪主任、醫學院國際組林妍吟組員)

拜訪日本慶應大學、東京醫科大學及神戶大學

  • 為加強與日本姊妹校之交流合作關係,藉前往京都大學續約之便,本學院安排順道拜訪位於東京的慶應大學、東京醫科大學,以及位於神戶的神戶大學等三校醫學部,這些也是本學院醫學生喜歡前往實習的姊妹校。三校皆熱忱接待,並安排實地走訪作為學生實習場域的附屬醫院,慶應大學的病院導覽輪椅、東京醫科大學醫護人員與病人分開的動線規劃,以及神戶大學開刀房參觀達文西手臂開刀等,都讓我們看到這些姊妹校值得學習之處。

【慶應大學醫學部參訪】
(左起:本校醫學院陳正生副院長、國際組林妍吟組員、人文社會科學院呂佩穎院長、醫學院盧柏樑院長、慶應大學醫學部部長Prof. Takanoro Kanai、醫學教育中心Prof. Junji Haruta、本校醫學系徐仲豪主任、慶應大學醫學振興基金事務室副室長Ms. Juri Homma、醫學振興基金事務室室長Ms. Akiko Yako。)

【東京醫科大學醫學部參訪】
(前排左起:東京醫科大學校長Prof. Yukiko K. Yayashi、本校醫學院盧柏樑院長、人文社會科學院呂佩穎院長;後排左起:東京醫科大學外科部主任Prof. Norihiko Ikeda、國際教育研究中心主任Prof. Takako Kojima、副校長Prof. Hiroshi Mitoma、本校醫學院陳正生副院長、醫學系徐仲豪主任。)

【神戶大學醫學部參訪】
(左起:本校醫學院陳正生副院長、醫學系徐仲豪主任、人文社會科學院呂佩穎院長、醫學院盧柏樑院長、神戶大學醫學部部長Prof. Takamichi Murakami、副校長兼附屬醫院院長Prof. Yoshimasa Maniwa、醫學部副部長Prof. Ikuo Shoji、醫學研究科Prof. Masakazu Shinohara。)

【京都大學醫學部校門口】
(左起:本校醫學系徐仲豪主任、醫學院盧柏樑院長、陳正生副院長、人文社會科學院呂佩穎院長、醫學院國際組林妍吟組員。)

醫學系李香君教授受邀前往日本宮崎大學英文授課

  • 2019年宮崎大學醫學院與本學院簽署學術合作交流協議,當時該學院英語部橫山教授與醫學院菱川教授曾口頭邀請時任本學院國際組組長李香君教授前往擔任English for Medical Professionals (EMP)客座教師。未料因新冠疫情中斷4年,到去年10月底橫山教授來信再度邀請李教授,於今年3月4~7日前往擔任該校EMP客座教師。

【致贈紀念品】
(左:宮崎醫學院菱川善榮院長、右:本校醫學院李香君教授)

【宮崎醫學院英文授課】

新加坡國立大學Prof. David Leslie Paterson來訪

  • 新加坡國立大學Prof. David Leslie Paterson與本學院盧院長有研究合作關係,本校附設醫院感染內科張雅婷醫師並計畫前往Prof. Paterson實驗室進修。Prof. Paterson藉參加研討會之便,於本(113)年3月22日來訪,適逢盧院長出國,由本學院許雅玲副院長、國際組卓士峯組長,以及感染內科張雅婷醫師共同接待。

【合作討論後致贈紀念品】
(左起:醫學院許雅玲副院長、Prof. Paterson、醫學院卓士峯組長、感染內科張雅婷醫師)

【參觀校史館】
(左起:醫學院許雅玲副院長、感染內科張雅婷醫師Prof. Paterson、醫學院卓士峯組長)

藤田健康大學及東京醫科大學實習交換

  • 本(113)年4月1日姊妹校日本藤田健康大學醫學生Takato Waseda及東京醫科大學醫學生Hana Araki 前來本校交換實習,並於4月26日完成實習返國。本學院除於一開始為2位學生舉辦歡迎會之外,亦於4月26日中午為學生舉辦歡送會,邀請醫學院國際處卓士峯組長、國際處學生交流組蔡英明組長,以及2位交換生的實習及生活學伴們參加。2位交換生對本校給予之照顧與支持表示感謝,特別是與學伴間的共同學習與休閒活動最令他們印象深刻。

【Hana & Takato歡迎會】
(前排右四:Hana Araki、前排右五:醫學系林彥克副系主任、前排右六:Takato Waseda)

【Hana & Takato歡送會】
(前排左一:國際處學生交流組蔡英明組長、左二:Takato Waseda、左三:Hana Araki、後排左四:醫學院國際組卓士峯組長。)

美國City of Hope實習案規劃

  • 為拓展學弟妹國際視野,增加國外實習機會,本校北美校友會陳行得理事長伉儷及全球校友會陳國昭理事長與本(113)年4月18日來訪,並與美國校友City of Hope王秉訓教授、哈佛陳美瑜醫師、以及加州陳蕙詩醫師共同視訊討論本校學生前往City of Hope研究或實習的方案。據王秉訓教授表示,目前City of Hope實習基本上不收學費,僅收申請費美金100元,交通及生活費自理,陳蕙詩校友則表示可協助學生的交通及生活費。

【COH實習案討論實體會場】
(左邊前起:醫學院盧柏樑院長、醫學系林彥克副主任、後醫系柯宏龍副主任;右排前起陳行得理事長夫人朱憶萍女士、陳行得理事長、陳國昭理事長、藥學院楊世群院長、林英琦副教授。)

【COH實習案討論視訊參與校友】
(上排左:COH王秉訓教授、上排右:陳蕙詩校友、下排左:哈佛陳美瑜校友。)

111學年度教學傑出教師,醫學院共2名教師獲獎!

  • 醫學院呼吸治療學系 陳秀玲教授
  • 醫學院醫學系 楊曉芳副教授

學士後醫系學生會榮獲自治性社團評鑑 特優獎!

  • 感謝第15屆後醫系學生會 全體幹部
  • 感謝第16屆後醫系學生會 全體幹部
  • 感謝師長們的指導
  • 感謝歷屆學長姐的傳承與積累
  • 感謝全體系員的共同努力與付出!

恭喜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審查通過升等新聘教師!

  • 審查通過升等教師名單如下:
🔸內科學科 葉明倫 榮升教授
🔸內科學科 蔡季君 榮升教授
🔸外科學科 張鈺堂 榮升教授
🔸皮膚學科 吳青穎 榮升副教授
🔸內科學科 王慧晶 榮升副教授
🔸運動醫學系 朱奕華 榮升教授
  • 審查通過新聘教師名單如下:
🔹骨科學科 何承融 專任助理教授
🔹外科學科 鍾嘉勵 臨床助理教授
🔹外科學科 鄞子傑 臨床助理教授
🔹家庭醫學科 沈政廷 臨床助理教授
🔹學士後醫學系 魏鈺儒 臨床助理教授
🔹學士後醫學系 馮文翰 臨床助理教授
🔹學士後醫學系 黃玲鈞 臨床助理教授
🔹學士後醫學系 錢祖明 臨床助理教授
🔹學士後醫學系 張昭元 專任助理教授
🔹眼科學科 劉沛綱 專任助理教授

112學年度下學期EMI開課情形

  • 112學年度下學期醫學院EMI實體課程數:30門
  • 112學年度下學期醫學院EAP/ESP課程數:3門
  • 112學年度下學期跨校/跨國合作開設EMI課程數:1門

指導日籍學生暑期專題研究意願調查

  • 為提升國際視野與增加國際合作機會,醫學院將會與多所日本友校(含京都大學、神戶大學、宮崎大學與其他日本大學等)洽談學生至高醫研究交流。

如醫學院師長有意願指導日籍學生,請協助填寫以下表單: https://forms.gle/mroMKRbuH5J9u6dG8

  • 相關活動內容如下:
💠活動主旨:藉由與日本大學進行研究生交流 增加醫學院教師國際合作及提升國際視野
💠活動內容:指導日本友校,日籍交換學生進行短期研究
💠進行方式:由日籍學生依照研究主題或學院媒合至實驗室進行暑期研究
💠活動日期:113年暑假期間 (暫定)
💠活動地點: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教師研究室


「大師指導-邁向頂尖」吳慶明院士研究交流會

💠活動內容:由醫學院PI帶領團隊 與院士面對面討論
💠進行方式:由團隊成員簡介目前研究方向 及未來規劃,吳慶明院士予以建議及討論
💠活動日期:113年7月8日(一)
💠活動時間:10:00AM ~15:30PM
💠活動地點:國研大樓4樓共同討論室1&2 (暫)
備註:
1.為保護研究成果,每個時段只開放一個團隊與院士面對面交流,未經該團隊PI允許,恕不開放非團隊成員參與。
2.總計7組名額。額滿即關閉表單,如多團隊選擇之時段重複將另行協調,最終團隊報告時間將另行通知。
3.當日12:00PM-14:00PM為院士與博碩士學生之研究生涯專題演講,亦歡迎各位教師鼓勵學生踴躍報名參與。

2024 醫學教育國際研討會-健康人文與醫學教育中體驗式學習

  • 隨著後疫情的新常態,醫學教育也開始沉靜的省思。新媒體與科技工具雖帶給醫學教育各種創新的應用,也為健康人文教育的傳播,如文學、藝術等方式帶來新的想像空間,但同時它也揭露了一些侷限性,例如虛擬教室是否能取代真實的教育環境?能否取代在人與人互動關係中,所體驗與建構的健康人文議題?
  • 本次研討會藉由健康人文藝術、人文知識實踐及醫學教育之社會科學等層面之研討,發展創新方法並融入健康醫學教育領域。亦同時徵求具有相關理論或實務之海報式論文,歡迎各界參與投稿,共同探討醫學教育的未來與挑戰。
💠時間|2024年6月1日(六) 09:25-17:00
💠地點|高雄醫學大學國際學術研究大樓B2 國際會議中心B廳
💠網頁連結:https://same.kmu.edu.tw/

Enews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