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07 【好想認識你】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物理治療學系 呂怡靜助理教授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07期  分享園地【好想認識你】


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物理治療學系 呂怡靜助理教授

大家好,我是物理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呂怡靜老師。進來高醫已經16年,不過我年紀不會太大,因為自大學畢業後就在高醫任教。從助教、講師到助理教授,從單身、結婚到兩個孩子的媽,也在這段時間完成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大學畢業於中山醫學院復健醫學系,很幸運能來高醫任教,當年學系的名稱為復健醫學系(包含物理治療組與職能治療組),教學的經驗與同學的互動讓我深愛這份工作,也覺得高醫真是個好地方,是我生活中最大的重心。

在物理治療學系主要負責的科目有物理治療因子學、操作治療學、骨科檢查學和應用肌肉學等。教學的理念為,將艱澀的內容儘可能以深入淺出方式教懂同學,將一些理論的概念與臨床實務做結合。也鼓勵同學儘早在沒有考試壓力時,就要不斷的閱讀原文教科書,以打好自己的專業基礎,建立自己能自我學習的能力。喜愛教學與輔導工作原因之一也源自於經常有正面的評價,師長、同事及學生對我的教學與輔導都覺得還不錯,曾獲得優良教學教師獎與績優導師獎。

就讀碩士班起,開始了研究工作,與肌肉萎縮相關研究與服務深深結緣。研究領域可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肌肉萎縮症相關研究、另一個為骨科疾病的相關研究。歷年來的研究計畫在肌肉萎縮症方面,有身體組成比例與肌力表現-正常人與肌萎縮病人之研究、耐力運動訓練對肌縮蛋白缺乏肌肉萎縮症之影響(2年計畫)、肌肉失養症病患之「運動功能量化研究與日常生活功能評估工具」之發展及常模建立(3年計畫)、神經肌肉疾病患者呼吸功能評估與呼吸訓練療效之研究等。骨科疾病方面有,髖關節置換病人提早出院接受居家物理治療短期療效暨繼續接受長期照護療效之研究(2年計畫)、提高老年人下肢骨折及髖關節與膝關節置換術後早期下床活動之衛教計畫等,近幾年也積極對脊椎問題做研究。有人會問肌肉失養症是罕見疾病,研究起來非常辛苦,為何要從事這方面研究,我的想法是,既然有緣接觸這些病患,雖然研究領域冷門,但他們是最需要的一群,因此不論在研究上或服務上,我都會繼續在這方面努力。

服務方面,除了例行性輔導學生工作與系上各種委員會工作外,也參與身心障礙學生輔導委員會工作。校外參與的工作有高雄縣政府身心障礙者保護委員會、中華民國肌萎縮症病友協會,以及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法規會等。在服務上資歷尚稱資淺,希望能繼續充實自我,為有需要的單位與機構服務,對社會多一點貢獻,也藉著這些服務的機會,增廣見聞與拓展視野。


編按: 為了讓高醫大家庭更認識新進教師及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自63期e快報「分享園地」開始刊出【好想認識你】單元,不定期介紹本校新進客座、講座教授、新進教師及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歡迎相關教師投稿,投稿信箱:enews@kmu.edu.tw(附JPG檔生活照乙張,文章字數800~1200,請圖文分離)。 主辦單位:e快報編輯室 協辦單位:人事室、各學院委員


enews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