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70 誰幫誰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70期 分享園地
誰幫誰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讀完王文華的文章「別再『幫助』年輕人」(http://udn.com/news/story/7340/837840) ,心有所感。他認為,上一代習慣於將自身經驗套用在下一代身上,許多時候不但格格不入,甚至適得其反。畢竟雙方面臨環境挑戰各不相同,相提並論只是加劇衝突,於事無補。筆者從另一端來看,年輕人某些思想行為不就是父母當年成長的軌跡,明知有坦途卻不行,偏向迂迴路徑,自曝其短,後悔莫及,雙親心急扼腕,孩子卻依然故我,兩代紛擾揪心,無日無之。難怪時下的年輕人不願結婚,更不想生子,因為不欲重複家裡的互動模式,耗損人生光陰。即或結婚,就以籌辦喜宴一事來說,年輕人認為那是他們不容剝奪的舞台,長輩無庸插手,殊不知,這也是整個家族的大事,父母豈能置身事外?早年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高瞻目標,一路退讓,後來只盼其自立溫飽,莫回家中啃老,已屬萬幸。在這個悲愴世代,看看自己家裡,大概就能對這社會的苦悶,領略一二。
若以二分法而論,現代的年輕人偏愛主題式思考,他們感興趣的主題,自然吸引注意,相關資訊就廣受矚目,譬如「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這個主題流行,這一類的報導和演講便受到青睞;老一輩的觀念則放在價值觀,投資效益高的事情,大家有志一同,砥礪追求,譬如當年出國留學蔚為風氣,父母借錢供孩子喝洋墨水,時有所聞。他們加諸孩子的期待,是頂尖學府和熱門科系的光環,這可是鍍了金的名牌,它照亮前途,光耀門楣。世道變遷,兩代認知落差如此之大,只能靠時間和智慧彌合。若彌合不順,公主病和媽寶症紛紛出籠,師長和雇主皆苦不堪言。若一世代的年輕人多不振作,國家競爭力衰退,政府稅收減少,劣幣驅逐良幣,對亟需醫療健保和安養福利的年老雙親而言,除了家裡的內衝之外,還須忍受社會的外衝,情何以堪。
古人有云:「養兒方知父母恩。」更貼切地說,應是「教育子女,方知父母難為。」孩子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可謂順向發展;為人父母者,則是逆向修煉,真正遭受涵養教化的,竟是父母本身!愛是一種賭注,需要膽識、細算和容忍,這一點,剛失戀的人大概最清楚。情侶如此,父母對孩子何嘗不是?太想擁有孩子的全部,乃是通病,何不學像夫妻,相愛不在分分秒秒,也不是緊緊擁抱,關係如果像朋友,多一分信任尊重,用一點心呵護和諧,可有效改善互動。試問:我們會在意朋友整晚看連續劇或聊八卦而不念書嗎?
報載一位台大機械博士,回憶有一次,國中導師從書包搜出一本「機器人原理」的書,便在全班面前大聲嘲諷:「你以為你是天才啊?你只是班上成績吊車尾的敗類而已!」這位「敗類」如今與朋友開設機械手臂設計公司,一償宿願(聯合新聞網2015-4-15)。現今中年以上的台灣人,對於類似的情景恐不陌生。學校教育的優勢在於群體教導,缺點在於只有一套工具和標準。人之可貴在於創造力,他不是機器,難以完全類推。創造力來自許多因素,一個包容個體差異的社會能開創最寬廣的文明,當然也衍生大量的問題。譬如資本主義和自由社會必然走向貧富不均,社會缺乏中間力量,可能走向崩解,因此需要高明的法政機制,平衡風險與進益。不論現實局面如何,至少有一點安慰,「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裡有一句的名言:「這是個最壞的時代,也是個最好的時代。」讓孩子經歷困苦未嘗不是一樁好事,所謂「貧窮是最好的學校」,匱乏激發志氣,志氣帶出能力。
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過:「人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日子:出生和立定目標的那一天。」許多作父母的,在今天看來,恐怕只剩這兩件事幫得上孩子的忙,其他地方,是孩子,幫父母更堅強。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