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64 從運動科技和高齡科技發展到健康台灣和長照3.0政策: 談健康科學領域的機會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64期 健康科學院專題
從運動科技和高齡科技發展到健康台灣和長照3.0政策: 談健康科學領域的機會
■健康科學院 郭藍遠院長
台灣的資訊科技產業(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的實力在全球是數一數二。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在2021年召開了「台灣運動x科技產業策略SRB會議」,進行運動x科技產業之整體推動,擴大運動產業發展量能。2023年召開了「高齡科技產業策略SRB會議」,期利用臺灣科技優勢,打造銀髮族健康、宜居及樂活的生活日常,強調利用科技提升高齡者的生活質量,並促進不同世代的共融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對2025年到來的超高齡社會。總統府在2025年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提出了「促進全人全齡健康照顧」、「強化醫療照護一體化」、以及「優化環境與創新發展」三大目標。行政院未來也會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推動健康促進相關工作。未來「長照3.0」將持續增加服務據點和內容,給予家庭照顧者和長照機構更多支持,並結合醫療和社會福利,發揮最大的功能,提升對長輩的照顧。
以高齡者的健康/醫療/照護需求為例,未來將更多往前延伸著重在健康促進領域,特別是針對目前的高齡者而言,為數眾多的多是健康和亞健康族群。如何利用科技來幫忙這群人,作精準且個人化的自我健康管理(包含運動、飲食和睡眠等等),都是未來發展的機會。而針對有緊急就醫需求的高齡者,「在宅住院模式(Hospital at Home model, HaH),延伸而出的醫學檢驗服務「照護點測試」(Point of Care Testing, POCT),也是未來發展的機會。而針對有照護需求的長者,如何利用科技來提升照護品質和減少照顧提供者的負擔,也是未來很有潛力的發展機會。
在大學服務的健康科學領域研究人員通常是以申請並執行國科會一般型計畫為主,為符合計畫徵求所需的創新性和新穎性,通常會以概念驗證 (Proof of concept, POC)為思維。因此通常是對某些想法的一個較短而不完整的實施,來證明其可行性,或示範其原理,其目的是為了驗證一些概念或理論。這樣的研究雖有它的重要性,但若未經過轉譯成服務驗證 (Proof of Service, POS),驗證其對場域目標族群的有效性、可行性或安全性等,通常也無法落地實踐,並發揮真正的影響力。進到服務驗證研究,通常也需要先取得人體試驗(IRB)許可才能進行,這部分通常也是在醫學大學服務的研究人員幫忙較能順利完成。落地實踐且經由服務驗證後的產品或服務,並不一定就能很快在市面上出現,若要能永續發展,一定要有能成功的商業模式,並經過商業驗證 (Proof of Business, POB),證實其獲利是足以支應所需的各種成本支出。但也唯有已上市且可持續獲利的產品或服務,才能真正對目標族群持續提供幫助和發揮正面影響力。
在大學服務的健康科學領域研究人員或許可以先嘗試將過去概念驗證研究成果延伸到服務驗證,這樣的延伸不僅還是可以有研究成果期刊發表,也可以為未來進行產學合作,甚至成立新創公司奠定基礎、創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