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62 第二屆好老師徵文優等獎~曾千芸描述陳玉昆老師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62期  分享園地 好老師徵文專題


第二屆好老師徵文優等獎~曾千芸描述陳玉昆老師

牙醫系四年級 曾千芸


  • 描述對象:牙醫學系_陳玉昆老師
  • 課程名稱:口腔病理學&口腔病理實驗


陳玉昆老師上課時總使用著圖文並茂的PPT,有花俏動畫、聲效及遊戲連結。例如他使用牙菌斑累積與刷牙的遊戲,我們可以親自操縱模擬的牙刷去刷牙齒,如果吃完東西不刷牙,牙菌斑會堆積,最後導致蛀牙。這個遊戲不僅讓刷牙重要性與蛀牙成因變得淺顯易懂,上課氣氛也頓時活潑輕鬆起來。

陳老師在口腔病理實驗引進一套OlyVIA軟體(數位模擬顯微鏡系統)。以前上病理學及口腔胚胎學實驗,只能用著老舊的顯微鏡看著遍布刮痕的玻片,有如霧裡看花,還得提心吊膽怕打破玻片要被扣成績;現在使用OlyVIA不只可用電腦線上看玻片,縮放自如,解析度高,還能與同學、老師一起討論,增進學習功效。

口病實驗採小組教學,將班上的學生拆成A、B、C三班,再拆成5組,每組5~6人,每組由一位口病科的醫師(助教)指導。師生比高,學生與醫師互動佳,有問題就馬上解決,充分提升學習效率。

陳老師在口腔病理教學網上放了各個玻片的課程講義與影音教學檔,同學們預習後,上課時每人負責向組員講解1~2片玻片內容及相關知識。組內討論後,醫師會抽組員講解玻片內容,再針對講解內容錯誤遺漏處,進行糾正與補充。每次講解及課堂參與度,都會列入平常成績,所以同學們莫不戰戰兢兢,確實完成預習及認真參與實驗討論。

以往的口病實驗期中期末考試,採用看玻片在紙上手繪標記切片病理特徵,再由助教閱卷評分。這樣做很多缺點,學生往往死背病理特徵名詞,只要一辨別出是哪種病理切片,迅速將一大串的專有名詞寫下,在旁邊隨意畫個簡圖,就可完成作答。但是助教批閱時,看著眾多學生鬼畫符、瞎扯蛋,該給不給分很難判定。老師也不清楚學生是真的在顯微鏡下找到病理特徵,還硬背是共筆上的簡圖,寫試卷時再依樣畫葫蘆?

為了檢測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口腔病理玻片的診斷,老師這學期採新的考試方式,製作出8大題病理玻片PPT試卷,同學們先上網下載試題PPT,更改檔名成自己的名字座號,再使用OlyVIA 看玻片,PPT裡要填入每大題玻片的病理名字,另有10題病理特徵貼圖題,先找到病理特徵再從OlyVIA截取畫面,貼至PPT中加上標記。完成作答後,各組使用隨身碟將檔案收集好,統一交給老師。這種創新的玻片考試,學生考前會勤以上線練習看玻片,確實找到病理特徵判斷病名,考試也不用死記一大堆專有名詞,更不必擔心畫圖功力不佳,致使老師閱卷看不懂!

陳老師總操著濃濃的香港腔上課,PPT設計很用心,多元豐富內容取自各版教科書、論文、網路…,上課氣氛輕鬆有趣,學生有疑問他也會從旁耐心指點,還會架設教學網,提供學生充  足的自學資源。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老師!

只要肯花心思,設計好的教材,教學資源創新,用心指導學生,相信所有教師都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的!



  • 編按:

第一屆好老師徵文活動所有內容至145期全部轉載完畢,自146期開始轉載第二屆好老師徵文優等獎文章。得獎名單詳見教師發展暨教學資源中心網頁:http://cfd.kmu.edu.tw/namelist/GT97.htm


enews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