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64 提升醫學教育品質的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聯盟2010年會(AMEWPR 2010)紀要

出自KMU e-News

在2010年10月26日 (二) 09:04由Caroline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64期  分享園地【醫學教育】


提升醫學教育品質的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聯盟2010年會(AMEWPR 2010)紀要

醫學院 劉克明教授


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聯盟 (AMEWPR) 是在1988年設立,屬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教育單位”世界醫學教育聯盟(WFME)” 的地區部會,共有WHO西太平洋地區(WPRO)加盟國14個國家會員國。

AMEWPR設立目的在提升地域的醫學教育及醫療照護品質與國際接軌。此14個加盟國為澳洲、柬埔寨、中國大陸、斐濟、日本、寮國、馬來西亞、蒙古、紐西蘭、新幾內亞、菲律賓、南韓、新加坡、越南等。

本次年會開會時間是2010年8月1-2日,會議地點分別在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及日本東京大學。大會主席是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Prof. Toshimasa Yoshioka,秘書長是東京大學國際醫學教育中心 Dr. Hirotaka Onishi,14個會員國家都指派代表出席會議。筆者與賴其萬教授代表台灣醫學院評鑑學會(TMAC),應邀以觀察員身份參加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聯盟2010年會(如相片)。

今年會議的兩個主題是

  1. The Global Role of the Doctor in the Health Care Regional Role。
  2. Consolidating WHO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of the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and WFME
Global Standards。

年會並安排兩場特別演講:
1.The Global Role of the Doctor in Health Care. Report from the WFME task meeting。

主講人:Prof. Osamu Fukushima。

2.Role of Doctors in the Federated State of Micronesia。

主講人:Dr. Vita Akapito Skilling。(演講重點如附件一)

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聯盟的14個加盟國人民數目及教育資源差別甚距,以各國醫學院授數目及醫療資源為例,其差別如下表所示:

表一: AMEWPR 14個加盟國的醫科大學院校數目及人民與醫師的比率

國名 醫學校數 人口一千人醫師數 國名 醫學校數 人口一千人醫師數
Australia 19 2.5 Mongolia 15 2.8
Cambodia 2 0.2 New Zealand 2 2.2
China 281 1.6 Papua New Guinea 1 0.07
Fiji 2 0.5 Philippine 36 1.2
Japan 80 2.1 South Korea 41 1.6
Lao PDR 1 0.3 Singapore 2 1.4
Malaysia 21 0.7 VietNam 99 0.6

醫學院校數目排名前5名為中國大陸、越南、日本、南韓、菲律賓。醫師在每一千人口的數目前5名為:蒙古、澳洲、日本、中國大陸及南韓。醫師人數最少的是新幾內亞,一千人口中,僅有0.07位醫師,其次是柬埔寨,每一千人口中,僅0.2位醫師。

大會主題在討論 ”Global Role of Doctors in Healthcare”, 大會秘書處預先提出6個題目,由各加盟國挑選一個題目,提出報告、建議及分享。這六個題目為:

  1. The demography of population and doctors
  2. Management of health care
  3.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4. Education and research
  5.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ole and social accountability of doctors
  6. Membership and leadership of the health care team: inter-professionalism.


另一個大會主題在討論如何確保醫學教育的品質,及全球標準,並訂定”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品質保證的指引及標準”。

國際醫學教育品質保證之必要性是依據下列的因素:

  1. 各國病人尋求國外醫療之旅與醫師在國際間移動 (physician migration and medical tourism)
  2.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交通的便捷,使得旅遊人口大增,造成各種疾病快速傳播擴大流行。

由於病人與醫師在國際間的移動日益頻繁,因此有必要建立國際醫學教育品質的保證制度,以維持全球臨床醫療照護的品質,進而保障全球人類的健康與生命的安全。為此,在歐洲,歐盟已建立歐盟國內醫師資格的共通化,美國則以USMLE Step I 、 Step II (CK & CS) 的OSCE臨床測驗來把關進入美國的外國醫師的基本能力,但對這些輸入美國的外國醫師品質保證的確有困難。WHO雖有意進行全球醫學院評鑑,但實施不易,因此 WHO提出世界各國須有一套全球標準的評鑑制度,以維持及確保醫學教育成果的品質,而WFME 正朝此目標在努力。

目前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聯盟14個加盟國,實行醫學院評鑑制度的導入情形如表二。

表二 AMEWPR各國醫科大學評鑑制度導入現況

國名 有無評鑑、評鑑間隔 國名 有無評鑑、評鑑間隔
Australia 有,6年 Mongolia 有,10年
Cambodia New Zealand 有,6年
China Papua New Guinea 委託
Fiji Philippine 有,5年
Japan South Korea 有,3-5年
Lao PDR 不明 Singapore 委託
Malaysia 有,1-5年 VietNam 委託


於2003年,為了確保全球醫學教育的品質,世界醫學教育聯盟曾訂定一個全球標準,稱為WFME Global Standard for Quality Improvement。此全球醫學教育品質改善標準分為基礎醫學教育、畢業後醫學教育及醫師生涯教育(Basic Medical Education, Post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Continui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of Medical Doctors),此全球標準之內容重點為醫學教育機構之評鑑基準(Triology of Global Standards)。


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聯盟的14個加盟國對於WFME Global Standards的導入情形如表三。

表三 AMEWPR各國WFME Global Standards導入現況

國名 導入(含修正利用) 國名 導入(含修正利用)
Australia 參考 Mongolia 導入
Cambodia New Zealand WHO/WFME基準
China 導入 Papua New Guinea 導入
Fiji 預定未來導入 Philippine
Japan South Korea 部分導入
Lao PDR Singapore
Malaysia 導入VietNam WHO/WFME基準

AMEWPR加盟國中已有5個國家導入 WFME Global Standards,其他國家尚在考慮中。主要是目前不少加盟國家已訂有高等教育機構的標準,例如日本大學的基準協會負責訂定日本大學的基準,這些基準含15個大的項目,與WFME Global Standards的8個項目比較如表四。

表四 日本大學的基準與WFME Global Standards 項目比較:

日本大學基準 WFME Global Standards
理念,目的 大學的使命與目標
教育研究組織 教育課程
教育內容,方法 學生評價
招生事宜 學生(招生、生活、補助)
學生生活 教師
研究環境 教育資源
社會貢獻 課程評鑑
教師組織 持續的改良
事務組織
設施設備
圖書,電子媒體等
管理經營
財務
評價
情報公開,說明責任

其次在各大項目下之細項,兩者也有明顯的重點差異,如表五。

表五 日本大學基準(日本大學基準協會)與WFME Global Standards細項的差異:

日本大學基準 WFME Global Standards
教育內容、方法 教育課程
教育課程 課程與教育策略
教育方法 科學的方法
學位授與 基礎醫科學
行為及社會科學及醫療倫理
臨床醫學與技能
課程構造、構成及教育期間
課程管理
實踐醫療與健保制度的接軌

事實上,全球有不少國家已定出醫師的教育目標與醫學教育機構的基準,例如英國GMC的Tomorrow’s Doctor、澳洲AMC的 AMC Standards of Basic Medical Education.及Good Medical Practice Final Code、加拿大RCPSC 的 The CanMEDS Physician Competency Framework、美國AAMC 的Learning Objectives for Medical Student Education: Guidelines for Medical Schools 等。

結言:

  1. 醫師的教育品質依賴畢業前教育品質的保證機制,例如:
    1. 完善的教育機構:確實挑選適當的學生入學,明確的畢業資格。
    2. 嚴謹的行政單位或第三者機構的品質保證:醫師的國家考試,或/及共同測驗。
  2. 為了全球的醫師品質的一致,宜建立具有國際共識的醫學教育品質保證的標準。
  3. 建議認定WFME Global Standards作為評鑑國際醫學教育機構的基準。
  4. 未來 WFME Global Role of the Doctor in the Health Care 可能成為國際的醫學教育目標。
  5. 通過品質保證的醫學教育機構的名稱,會列在WFME Global section 的 Avicenna Directions(附件二)。.
  6. 希望各國都採用國際的醫學評鑑標準及醫學教育目標,作為醫學教育及醫療品質的一個保證,不但可以維持全球臨床醫療的品質,並能保障全球人類的健康與生命的安全。

附件一: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簡介:

  1. 600多個小島組成之小國,
  2. 人口80,000人,
  3. 醫師60人,
  4. 無醫學院,
  5. 護理短大於2010設立,
  6. 四所州立醫院,
  7. 生活習慣引起的疾病居多數。


附件二 Avicenna Directories 世界上最可信賴的醫科大學及醫學院名冊。資料蒐集WHO及其相關機構,WFME各地區機構的參與規劃。資料內容:

  1. 一般醫學院資料—設立年代、學制、教育年限、入學規定、課程、頒授學位名稱、接受評鑑情況及其他教育品質保證機等。
  2. 各國醫學院的數目、學生人數、及該國對醫學專業教育品質保證的要求等。


誌謝 筆者非常感謝TMAC之經費補助。 特別感謝AMEWPR主席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教授Toshimasa Yoshioka、AMEWPR秘書長日本東京大學國際醫學教育中心Dr. Hirotaka Onishi的特別安排與熱心邀請參與會議。

參考資料:

  • 吉岡俊正 醫學教育的國際的質保証。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聯盟。

(http://www.ircme.u-tokyo.ac.Jp/activity/ikyoseminar.html#618,access:0811912010)

  • WHO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of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WHO.2001
  •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WHME Global Standard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WFME.2003.
  • Post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WFME Global Standard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WFME.2003.


相片: 賴教授、筆者與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聯盟全體代表在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校園合照,白色彫像為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創辦人 Dr. Yayoi Yoshioka (27th female physician in Japan in 1899)。



enews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