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91 未來良醫的挑選(上)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91期  分享園地【醫學教育】


未來良醫的挑選(上)

醫學院 劉克明教授


為了配合 2013年開始,台灣醫學院七年制醫學系改成六年制醫學系,全國公私立醫學校院院長會議成立醫學系學制改革規畫小組,由成功大學醫學院林院長担任召集人,並依任務需要分設五個工作小組: 1. 定位與永續發展研議小組, 2. 良醫的挑選與多元化生醫研究人才培育小組, 3. 人文、基礎與臨床課程整合小組, 4. 臨床教學與評估小組, 5, 畢業後第一年訓練與 PGY100結合小組。

第二小組良醫的挑選與多元化生醫研究人才培育小組,於2011年11月25日在台大醫學院召開第一次會議,與會者有教育部高教司、醫教會、衛生署醫事處等長官代表、各醫學院代表委員及台灣醫學生聯合會代表等。討論主題為各校醫學生之入學途徑、選生方式與比率,內容包括: 1. 推薦甄試、申請入學、繁星計畫等招收人數及評分標準, 2. 個人申請入學之備審資料及內容, 3. 學校推薦的必要條件; 以及各校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筆者是第二小組召集人,會議前先提供美國醫學院學會 (AAMC) 出版之相關報導及美國一所醫學院之招生資訊供小組委員及與會者討論之方向與借鏡。現謹將這些資料重點摘述於下,以供有興趣者參考。

AAMC報導 1 – “醫學院入學: 分數與考試成績之外的條件 (Medical School Admission: More than Grades and Test Scores)”,由 Dr. Dunleavy、 Dr. Sondheimer、 Dr. Castillo-Page 及 Dr. Bletzinger 共同發表,刋登於美國醫學院學會出版的 Analysis in Brief (Vol. 11, No. 6, 2011)。

Dr. Dunleavy 等人首先提出醫學教育者同意,醫學院的成功者除了學業上的能力外,還要具備廉潔、同理心、自我管理、人際溝通及團隊技巧等特質。

由於申請美國及加拿大醫學院入學的人數甚多,而且每個醫學院的教育任務及目標差異甚大,各校如何決定申請人獲邀參加面談 (interview) 及最後之錄取入學,依據的理由與條件為何? 是廣泛的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s) 非常重視的焦點。

Dr. Dunleavy 等人以問卷及電話調查方式,進行142所美國及加拿大醫學院資料收集,最後分析報導 113所美國及加拿大醫學院招生委員會,如何利用申請入學者提供的書面資料及學業成績,決定邀請申請人参加面談,以及招生委員會委員們認為是決定錄取入學的重要特質 (characteristics)。

Dr. Dunleavy 等人注意到,長期以來,大家都很刻版的認為醫學院申請人的大學總平均成績 (Undergraduate grade point average – UGPAs) 及醫學院入學考試成績 (MCAT) 最重要,但事實上 UGPAs 與MCAT並非是醫學院招生委員會委員唯一考慮及決定入學的條件,例如大約百分之八的申請人,其 UGPAs 在 3.80 至 4.00、MCAT在 39 至 45,但被全部申請的醫學院拒絕面談;相反的,有百分之十八的申請人,其 UGPAs 在 3.20 至 3.39、MCAT在 24 至 26,但至少被一所申請的醫學院招生委員會邀請去面談。可見醫學院招生委員會委員們還會考量其他重要的因素,據以決定申請人的面談及接受其入學,這些因素屬非學業的資訊,例如推薦函、社區服務經驗、志工經驗及面談表現等。

Dr. Dunleavy 等人的報導中提到,申請人學業上的成績高低,在招生委員會決定邀請面談時,比其在決定錄取入學時更為重要,但招生委員會在決定錄取時,非學業的特質 (non-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更重要。在此各醫學院持續追求多元利益的時代,要發展新的工具,冀以收集申請人的非學業的特質,才能招到適合各醫學院獨特的教育任務與目標的優秀醫學生。

Dr. Dunleavy 等人將美國與加拿大 113所醫學院招生委員會決定邀請申請人面談的條件,依其重要性排列如下:

1. 大學總平均成績 (GPA: cumulative science and math),

2. 大學總平均成績 (GPA: cumulative),

3. 醫學院入學考試成績 (MCAT total score),

4. 推薦函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5. 醫療相關的社區服務經驗 (Community service: medical),

6. 個人自述 (Personal statements),

7. 醫療/臨床工作經驗 (Medical/clinical work experiences),

8. 非醫療相關的社區服務經驗 (Community service: non-medical),

9. 領導經驗 (Leadership experience),

10. 完成醫學院入學前的必修課程 (Completion of premedical requirements),

11. 與資源不足群衆的經驗 (Experience with underserved populations)。

其次,Dr. Dunleavy 等人將美國與加拿大 113所醫學院招生委員會決定接受申請人入學的條件,依其重要性排列如下:

1. 面談推薦 (Interview recommendation),

2. 推薦函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3. 大學總平均成績 (GPA: cumulative science and math),

4. 醫療相關的社區服務經驗 (Community service: medical),

5. 大學總平均成績 (GPA: cumulative),

6. 醫學院入學考試成績 (MCAT total score),

7. 個人自述 (Personal statements),

8. 醫療/臨床工作經驗 (Medical/clinical work experiences),

9. 非醫療相關社區服務經驗 (Community service: non-medical),

10. 領導經驗 (Leadership experience),

11. 完成醫學院入學前的必修課程 (Completion of premedical requirements),

12. 與資源不足群衆的經驗 (Experience with underserved populations)。

由此可見醫學院申請人在入學面談時的表現是決定入學最重要的因素。


enews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