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78 書到今生讀已遲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當前修訂版本 (2016年2月16日 (二) 15:12) (編輯) (撤銷)
 
第1行: 第1行:
-
=='''人不可以無癖'''==
+
=='''書到今生讀已遲'''==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
清朝詩人袁枚提倡真性情,反對假道學,文章以思想開明、感情真摯為基本特色,真摯情感,我非常喜歡。「書到今生讀已遲」這句話就是出自他的「隨園詩話」,這是他聽聞了宋朝詩書畫三絕大文學家黃庭堅前世今生的故事後,所發出的感嘆。黃庭堅自幼聰穎異於常人,五歲能誦五經,七歲寫過一首「牧童詩」。意思是像黃庭堅這樣有美好文釆的人,早在無數個前世前就已開始讀書了,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也就是累積好幾世的鑽研才有今生的成就,如果這一世才開始讀書已經太晚了,這是生知的天才。
-
晚明時期著名散文家張岱在其「陶庵夢憶」一書中嘗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意思是說人如果沒有雅癖嗜好,非性情中人,就不要跟他往來。所謂癖好,是積久成癮而有某種莫名的喜愛或偏好,這是個人的選擇,而從選擇中可以看到人的個性,往往也因為對喜好的事物,過於關注投入,愛一物而不能自已。有著執著,有著真實,而成為平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深情沈迷其中都可以是癖,然而能如此,皆因深情之所致。
+
這種生來的天才,歷史上的記載不勝枚舉,最有名的例子非唐朝白居易莫屬,白居易生來絕頂聰明,七個月時就認識「之」,「無」兩字,屢次試驗,拿一本書叫他指,都是指到「之」「無」二字,毫無差錯,五歲時開始學作詩,九歲時已可寫律詩;李白少即聰穎過人,「五歲頌六甲,十歲觀百家」;杜甫也是自幼聰明的天才詩人,七歲時作了一首「鳳凰詩」,令祖父大吃一驚。蘇軾自小是個神童,飽讀詩書,曾狂妄的寫下一副對聯,上聯是「識遍天下字」,下聯是「讀盡人間書」。
-
「事到可傳皆具癖」,人各有好尚,蘭茞蓀蕙之芳眾人之所好,海畔亦有逐臭之夫。嗜好是人個性的象徵,陶淵明獨愛菊,是欣賞到了菊花隱逸的情操,與自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志氣不謀而合;宋儒周敦頤卻獨愛蓮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以蓮花比喻自己具君子的美德;讀書以忘情也是癖,孔子以好學自許,學而不厭,曾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他發憤求學問,常常連飯都忘了吃也沒感覺,當學問上有獲益時,快樂的憂愁都忘了,甚至忽略了衰老之到來,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就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境界,那份專注,非有讀書做學問的癖好,豈有可能?
+
人生下來天賦資質就不同,孔子依據天賦之不同將人分成四等,第一等人是「生而知之者」,這是天才,讀起書來一看就懂,根本不需要老師;第二等人是「學而知之者」,這種人有高的聰明才智,只要主動學習,也可以很快明白書中道理;第三等人是「困而學之者」,這是中等智能,才幹平庸之人,需非常努力學習才可勉強明白書中道理;第四等人是「困而不學者」,這是駑鈍之才,下等資質的人,說什麼也不肯學習的人,其實學了也不見得懂。人的資質生而不平等,才智平庸愚劣,也符合統計學的常態分布法則。孔子自認「我非生而知之者」,不是生來的天才,他的成就都是「敏以求之」力學而來,當然這是孔子謙虛的話,也是鼓勵後人要踏實勤敏的學習方能有成,否則縱使是天才兒童,也可能會「苗而不秀」,「秀而不實」,也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變到最後不成器的結局。
-
戀物是癖,深情愛人也是癖,歐陽修曾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無關風與月,張潮<幽夢影>也說情必近於痴始為真,情感到了如痴如醉,不能自已時才是真情,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描寫有情人對意中人的情真意切、專一痴情,「只有那一點痴情,愛河沈未醒」。除了情人之外,一個人也需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就是所謂的趣(氣)味相投的朋友,有共同的癖好很容易變成知音,也因為志趣相投,可以變得無話不說,傾心交往,有相同癖好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相互鼓勵成為人生的真摰情誼。
+
小時候,老師時常告訴我們「勤能補拙」,不要為自己的天資不敏而懊惱,只要勤勞不懈就能熟能生巧,彌補天資之不足,「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補拙莫若勤」。事實是如果天資不夠聰穎,進步空間有限啊!勤固能補拙,但是只能補「有限的」拙,先天能力只有三十分者,再怎麼勤奮,進步到五十分是可能,但要到八十分恐怕力有未逮,甚難到達,強求不得。
-
人生多苦難,癖好成了寄托之所在,給了心靈一片自在遨遊的天空。宋代大文學家文壇領袖歐陽修,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生平最愛書,藏書一萬卷;愛收藏金石佚文,編有「集古錄」一千卷;愛彈琴,有琴一張;愛下棋,有棋一局;愛喝酒,常置酒一壼;加上他自己居於其中,因此晚年給自己取一外號,自稱「六一居士」,歐陽修因捲入黨爭,貶到滁州當太守,因酒量不好,稍微喝一點就醉了,所以自號醉翁,醉翁亭之名由此而得,「醉翁亭記」是那段時日留下的不朽散文珍品。歐陽修雖仕途失意,領會在心裡,而寄託在酒中。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山水之間,觀賞山水的樂趣,當人處逆境時,嗜好就成了精神寄託及精神支柱之所在,可以幫助減輕精神壓力,克服眼前的失意與困境,「癖」的確是以順處逆的治療良方,從而使生活過得更坦蕩灑脫。白居易山中獨吟詩云「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萬緣皆已消,此病獨未去,每逢美風景,或對好親故,高聲詠一篇,恍若與神遇」,可見白居易透過癖好吟詩能獲得好心情,一個人有了癖好,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讓生命變得更深刻充實。
+
少子化的年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恨鐵不成鋼,從小就積極栽培,孩子才上國小,就天天補習,求好心切,不顧孩子資質,硬要孩子變成資優生,甚至為求速成,一味跳級求深,揠苗助長的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苦心極力,除非小孩資質夠,否則受苦的小孩,最後也無所得。再怎麼天真的小孩,都想要力爭上游,成為父母心目中所謂的好孩子,但是名列前茅者有限,父母也不應責難於小孩!「天下無不是的孩子」,畢竟他們也希望能為父母爭氣,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啊!只是受精卵成形後資質已決定,要怪就怪沒遺傳給孩子聰明的基因,以致孩子「困而學之」也無所得。
-
人不能夠沒有自己的嗜好,否則無法顯示生活的情趣。聊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豈不是無趣而單調。幽夢影所說的「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花與蝶,山與泉,石與苔,水與藻,喬木與藤蘿,恰是天工巧計,點綴生輝,缺乏這些綴合,便單調索然,缺乏情趣與意境。
+
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孩子是自己的好,但不是人人都能成才,也不是人人都適合讀書,父母其實應該即早面對現實,瞭解小孩是否為讀書的料子,老師也應給予適性的輔(教)導,發現孩子的特殊天分,須知「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天賦給小孩的資質,一定有可用的地方,就是要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一枝草,一點露」,讓孩子安心的做自己。
-
由吸引力法則來看,「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生命中的一切所願,與其苦苦追求,何不培養自己,而使生命更多彩而富足。讓我們平日多多培養雅趣,增進生活的情趣,與人相交也可增加深度與趣味,友誼長青。嗜好也像自己的知己,世上能得一知己,人生可以不恨矣。
+
當然,「學海無涯,而生也有涯」,像蘇軾這樣的曠世奇才,也曾感嘆的說出「書到今生讀已遲」的真實話!台灣的俗諺也說「讀書半生成」,如果這輩子讀書無所成,並不是否認今生的努力,袁枚所說的「書到今生讀已遲」,應該再加上一句「惠及來世當此時」。既然過去的收成已成定數,那麼現在的耕耘決定著未來的收獲,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
編按:轉載自「蘋果即時論壇」,原文出處:
-
*編按:轉載自《[http://sec.kmu.edu.tw/index.php/zh-TW/notice/%E5%AA%92%E9%AB%94%E7%84%A6%E9%BB%9E/464-%E4%BA%BA%E4%B8%8D%E5%8F%AF%E4%BB%A5%E7%84%A1%E7%99%96-%E9%AB%98%E9%9B%84%E9%86%AB%E5%AD%B8%E5%A4%A7%E5%AD%B8%E5%89%AF%E6%A0%A1%E9%95%B7%E6%A5%8A%E4%BF%8A%E6%AF%93%E5%B0%88%E6%AC%84-%E3%80%8A%E8%87%BA%E7%81%A3%E6%99%82%E5%A0%B1%E3%80%8B 臺灣時報]》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51202/744921/
-
 
+
-
 
+

當前修訂版本

書到今生讀已遲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清朝詩人袁枚提倡真性情,反對假道學,文章以思想開明、感情真摯為基本特色,真摯情感,我非常喜歡。「書到今生讀已遲」這句話就是出自他的「隨園詩話」,這是他聽聞了宋朝詩書畫三絕大文學家黃庭堅前世今生的故事後,所發出的感嘆。黃庭堅自幼聰穎異於常人,五歲能誦五經,七歲寫過一首「牧童詩」。意思是像黃庭堅這樣有美好文釆的人,早在無數個前世前就已開始讀書了,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也就是累積好幾世的鑽研才有今生的成就,如果這一世才開始讀書已經太晚了,這是生知的天才。

這種生來的天才,歷史上的記載不勝枚舉,最有名的例子非唐朝白居易莫屬,白居易生來絕頂聰明,七個月時就認識「之」,「無」兩字,屢次試驗,拿一本書叫他指,都是指到「之」「無」二字,毫無差錯,五歲時開始學作詩,九歲時已可寫律詩;李白少即聰穎過人,「五歲頌六甲,十歲觀百家」;杜甫也是自幼聰明的天才詩人,七歲時作了一首「鳳凰詩」,令祖父大吃一驚。蘇軾自小是個神童,飽讀詩書,曾狂妄的寫下一副對聯,上聯是「識遍天下字」,下聯是「讀盡人間書」。

人生下來天賦資質就不同,孔子依據天賦之不同將人分成四等,第一等人是「生而知之者」,這是天才,讀起書來一看就懂,根本不需要老師;第二等人是「學而知之者」,這種人有高的聰明才智,只要主動學習,也可以很快明白書中道理;第三等人是「困而學之者」,這是中等智能,才幹平庸之人,需非常努力學習才可勉強明白書中道理;第四等人是「困而不學者」,這是駑鈍之才,下等資質的人,說什麼也不肯學習的人,其實學了也不見得懂。人的資質生而不平等,才智平庸愚劣,也符合統計學的常態分布法則。孔子自認「我非生而知之者」,不是生來的天才,他的成就都是「敏以求之」力學而來,當然這是孔子謙虛的話,也是鼓勵後人要踏實勤敏的學習方能有成,否則縱使是天才兒童,也可能會「苗而不秀」,「秀而不實」,也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變到最後不成器的結局。

小時候,老師時常告訴我們「勤能補拙」,不要為自己的天資不敏而懊惱,只要勤勞不懈就能熟能生巧,彌補天資之不足,「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補拙莫若勤」。事實是如果天資不夠聰穎,進步空間有限啊!勤固能補拙,但是只能補「有限的」拙,先天能力只有三十分者,再怎麼勤奮,進步到五十分是可能,但要到八十分恐怕力有未逮,甚難到達,強求不得。

少子化的年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恨鐵不成鋼,從小就積極栽培,孩子才上國小,就天天補習,求好心切,不顧孩子資質,硬要孩子變成資優生,甚至為求速成,一味跳級求深,揠苗助長的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苦心極力,除非小孩資質夠,否則受苦的小孩,最後也無所得。再怎麼天真的小孩,都想要力爭上游,成為父母心目中所謂的好孩子,但是名列前茅者有限,父母也不應責難於小孩!「天下無不是的孩子」,畢竟他們也希望能為父母爭氣,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啊!只是受精卵成形後資質已決定,要怪就怪沒遺傳給孩子聰明的基因,以致孩子「困而學之」也無所得。

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孩子是自己的好,但不是人人都能成才,也不是人人都適合讀書,父母其實應該即早面對現實,瞭解小孩是否為讀書的料子,老師也應給予適性的輔(教)導,發現孩子的特殊天分,須知「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天賦給小孩的資質,一定有可用的地方,就是要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一枝草,一點露」,讓孩子安心的做自己。

當然,「學海無涯,而生也有涯」,像蘇軾這樣的曠世奇才,也曾感嘆的說出「書到今生讀已遲」的真實話!台灣的俗諺也說「讀書半生成」,如果這輩子讀書無所成,並不是否認今生的努力,袁枚所說的「書到今生讀已遲」,應該再加上一句「惠及來世當此時」。既然過去的收成已成定數,那麼現在的耕耘決定著未來的收獲,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編按:轉載自「蘋果即時論壇」,原文出處: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51202/744921/


enews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