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82 人不可以無癖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人不可以無癖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晚明時期著名散文家張岱在其「陶庵夢憶」一書中嘗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意思是說人如果沒有雅癖嗜好,非性情中人,就不要跟他往來。所謂癖好,是積久成癮而有某種莫名的喜愛或偏好,這是個人的選擇,而從選擇中可以看到人的個性,往往也因為對喜好的事物,過於關注投入,愛一物而不能自已。有著執著,有著真實,而成為平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深情沈迷其中都可以是癖,然而能如此,皆因深情之所致。

「事到可傳皆具癖」,人各有好尚,蘭茞蓀蕙之芳眾人之所好,海畔亦有逐臭之夫。嗜好是人個性的象徵,陶淵明獨愛菊,是欣賞到了菊花隱逸的情操,與自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志氣不謀而合;宋儒周敦頤卻獨愛蓮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以蓮花比喻自己具君子的美德;讀書以忘情也是癖,孔子以好學自許,學而不厭,曾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他發憤求學問,常常連飯都忘了吃也沒感覺,當學問上有獲益時,快樂的憂愁都忘了,甚至忽略了衰老之到來,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就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境界,那份專注,非有讀書做學問的癖好,豈有可能?

戀物是癖,深情愛人也是癖,歐陽修曾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無關風與月,張潮<幽夢影>也說情必近於痴始為真,情感到了如痴如醉,不能自已時才是真情,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描寫有情人對意中人的情真意切、專一痴情,「只有那一點痴情,愛河沈未醒」。除了情人之外,一個人也需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就是所謂的趣(氣)味相投的朋友,有共同的癖好很容易變成知音,也因為志趣相投,可以變得無話不說,傾心交往,有相同癖好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相互鼓勵成為人生的真摰情誼。

人生多苦難,癖好成了寄托之所在,給了心靈一片自在遨遊的天空。宋代大文學家文壇領袖歐陽修,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生平最愛書,藏書一萬卷;愛收藏金石佚文,編有「集古錄」一千卷;愛彈琴,有琴一張;愛下棋,有棋一局;愛喝酒,常置酒一壼;加上他自己居於其中,因此晚年給自己取一外號,自稱「六一居士」,歐陽修因捲入黨爭,貶到滁州當太守,因酒量不好,稍微喝一點就醉了,所以自號醉翁,醉翁亭之名由此而得,「醉翁亭記」是那段時日留下的不朽散文珍品。歐陽修雖仕途失意,領會在心裡,而寄託在酒中。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山水之間,觀賞山水的樂趣,當人處逆境時,嗜好就成了精神寄託及精神支柱之所在,可以幫助減輕精神壓力,克服眼前的失意與困境,「癖」的確是以順處逆的治療良方,從而使生活過得更坦蕩灑脫。白居易山中獨吟詩云「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萬緣皆已消,此病獨未去,每逢美風景,或對好親故,高聲詠一篇,恍若與神遇」,可見白居易透過癖好吟詩能獲得好心情,一個人有了癖好,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讓生命變得更深刻充實。

人不能夠沒有自己的嗜好,否則無法顯示生活的情趣。聊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豈不是無趣而單調。幽夢影所說的「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花與蝶,山與泉,石與苔,水與藻,喬木與藤蘿,恰是天工巧計,點綴生輝,缺乏這些綴合,便單調索然,缺乏情趣與意境。

由吸引力法則來看,「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生命中的一切所願,與其苦苦追求,何不培養自己,而使生命更多彩而富足。讓我們平日多多培養雅趣,增進生活的情趣,與人相交也可增加深度與趣味,友誼長青。嗜好也像自己的知己,世上能得一知己,人生可以不恨矣。


enews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