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09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從物理開始的醫學之路─許日章

出自KMU e-News

在2017年5月3日 (三) 08:58由Okiayu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9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從物理開始的醫學之路─許日章

  • 本校醫學系第二屆畢業
  • 曾任:美國Wilmington榮民總醫院骨科主任、費城Thomas Jefferson醫學院臨床教授、本校客座教授

  許日章醫師原來的興趣並不在醫學,而是物理學。1949年考取臺灣大學的物理學系後,十九歲的他便潛心研讀這門深深吸引自己的學問(後來選擇骨科,也因為骨科有許多物理的影子)。畢業後,他留校當了二年的助教,發覺比起國外,臺灣的實驗設備其實並不齊全,如果希望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留學是一條必經之路。可惜的是、當年的家境並不允許許醫師出國深造,為此,二十四歲的他很是無奈,然而生活總得繼續過下去,他接受了父親的建議,決定從醫濟世。
  當年社會還處於戒嚴的狀態,嚴峻的法律規定每個人不得就讀兩所以上的大學,為此,許醫師必須放棄自己臺大物理畢業生的頭銜,以高中生身分才得以重新報考大學。幸運地,在短短一年之內,二十五歲的他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考取高醫醫學系,成為第二屆的高醫醫學生。
  在高醫求學的期間,生活雖然過得辛苦,心靈卻有滿滿的收穫。當時,高醫創校才第二年,無論軟、硬體設備都不夠齊全,許醫師回憶道:「當年啊,我們就像軍隊一樣,在十全路上的愛國國小的教室上課,吃住都在教室裡,什麼都很簡單啦,就上下鋪這樣而已。」當時臺灣適逢艱困的年代,也正因如此,許醫師和同學間有著一份特殊的革命情感,相處上更加親密愉快。
許醫師與創校的杜聰明教授,也有一份深厚的師生之情。他說:「杜老師是個嚴格的老師,當年高醫創校,許多東西都很缺乏,由於在南部,師資也很難招募,算是非常艱苦的一段時間。儘管如此,杜老師並沒有荒廢教學,每次上課總是非常認真,有時也會帶著我們到西子灣玩水呢!」
  1964年,三十四歲的許醫生考取ECFMG,開始了旅美留學的生涯。由於韓戰剛剛結束,美國對於醫療相關人員的需求很大,那時留美的醫學生算是搭上了順風車,受到比較多正面的歡迎。然而,身處異地總是有些孤單,「美國那麼大,雖然一起來的同學很多,但是都很分散啊,所以我就想組織一個校友會,讓大家方便聯絡感情,分享生活及就業的經驗。」許醫師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立即著手籌備,經過五年的努力,「KMCAAA北美高醫校友會」於1974年在紐約州立案成立。這個校友會成立四十年來,每年固定都會有至少一次大型的聚會,長期經營下來,高醫在美國的校友們,彼此之間有著很強烈的連結,相較於其他臺灣大專院校在美國設立的校友會,算是組織制度最完善的一個。不過許醫師謙虛地表示,這並不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只是高醫人的親和性及時勢使然。
  長期的執業經驗,許醫師對「醫生」這個行業有了比較深入的觀察,進而提出了具體建議:由於醫病關係的不對等,通常病者有求於醫生,久而久之,醫生容易驕傲自大,因而看不見自己的缺點,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許醫師特別提醒高醫的學弟妹,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心態,切勿自大、自迷,應該時時提醒自己並不足夠、知道的永遠不夠多,以謙虛的態度,面對人生所有的挑戰與學習。

(本校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吳多禾 撰稿)

enews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