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11 延續光環、再創新局—淺談高醫數位學習平台演化

出自KMU e-News

在2017年6月7日 (三) 09:49由Okiayu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11期  圖資處專題

延續光環、再創新局—淺談高醫數位學習平台演化

資訊系統組 陳嫚翎


  數位學習已是各大學中被廣泛作為社群學習以及教學評量的要件,現在也被各大學加以活用,進一步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高醫向來積極推動數位學習,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量及優化學生的學習成效,長久以來不遺餘力,於2005年採購旭聯科技的「智慧大師線上學習系統」,拉開本校數位平台的序幕。

  學習者可以透過網路分享、合作、交流、討論,以及能夠解決問題,進而達到學習目的,提升學習成果。這樣的學習模式早已成為現今數位學習的趨勢,不論從學習者或是從教學者的觀點來看,都是不可逆的潮流。

  該平台最初提供醫學系學生使用的最簡易版本,讓學生可以閱讀教材、有學習記錄呈現、簡易操作「測驗、作業、問卷、討論版」等模組功能;再者,為因應許多教師及學生的需求,本處配合教師的課程大綱作業方式,提供「課程公告、課程介紹、課程安排、教師介紹」等功能,達到同步系統整合,匯入數位學習平台,達成線上同步教學目的。

  爾後,2007年因應學生「國考」的需求,本處陸續邀請參加國考的系、所教師們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國考題庫系統,線上國考題庫系統因此誕生。此系統包含「醫師國考題庫、牙醫師國考題庫、職能治療師國考題庫、物理治療師國考題庫、醫事放射師國考題庫、呼吸治療師國考題庫」等,讓參與國考的學生於課後回家即可進行課後測驗,讓教師掌握學生在課後是否達到教師預設的教學指標。此外,能讓遠在他鄉實習的學生透過線上平台進行「自我評量」的量測,以瞭解自己的學習成效。因線上國考環境可以使考生即時知道測驗結果是「答對與答錯」,讓考生可快速回饋,非常容易操作,知道自己在學習的內容中有那一塊學得不夠紮實,需要再作補強與練習。而學生、 教師和同儕可以更快速地互通訊息,教師可以在正式課程外的時間,適時介入學習過程,學生也能及時發現和反應自己所遭遇的學習問題。讓教師可以採取「形成性(formative)評量」,在學習過程中持續評量並提供回饋。利用此平台的特性,學生可以自我評估或記錄自己的學習心路歷程,也可以由教師或同儕進行階段性的評量回饋,此舉除了能持續追蹤學生的發展過程,也能減輕只針對最終成果進行一次性評量的「總結性評量」所帶來的精神壓力。

  在2008年,校方推動學習平台和校務系統整合,每學期可自動將「課程大綱及選課學生名單」匯入到學習平台中,完成「帳號單一簽入作業」,學生只要用校務系統的帳號和密碼即可順利登入至本校學習平台中,從此不用再記多組帳號及密碼,以利學生更方便地使用平台。

  從2009年到2010年的兩年期間,因應教師的需求,個別客製化增加了許多功能,例如「課程複製精靈」、「教材閱讀統計」等,教師們的教學更形便利,無需重複匯入教材,讓教師們能有更多時間備課,孕育更多有價值的教學靈感。

  時至2013年,由於「行動裝置」的盛行,學生人手一機,圖資處因應潮流,在當年採購「智慧大師行動學習模組」,提供環境讓師生能安裝「Android」、「iOS」等作業系統,從此手機和平板電腦也能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具備此項功能,學生只要從「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APP,即可以「行動裝置」登入平台參與學習,讓學生能更樂在學習中。目前本處提供的行動模組有「閱讀教材功能」、「觀看最新消息」及「學習公告」等,讓學習者可透過手機觀看到自己的「個人資料」及「學習歷程」等功能。

  除了不斷改善學生學習的平台功能外,圖資處也在2014年因應「國際化品質視導」建置英文平台,提供外國教師及外國學生更多元的學習方式,將原平台只支援IE轉變成同時支援「chrome及 Mozilla firefox」等瀏覽器。

  在2015年因應醫學院評鑑,推動「e-Curriculum數位平台」建置,運用數位學習平台將教學大綱中「十八週」課程節點,從教務系統轉到平台上,同時匯入「繁、簡英語系統」,提供更多醫學系教師、學生及學士後醫學系教師生可利用平台作「每週課程管理的設定」,在功能面的部份加以涵蓋,可設定「本週課程內容的領域、學科、教學方法、核心能力及關鍵字」等更方便醫學系及後醫系的同學進行教材全文檢索搜尋功能,相信有利於醫學系及後醫系的同學查詢「醫學用語關鍵字」。課程大綱的搜尋及教材節點自動化部份,讓師生得心應手,而專業研究涉及的相關學科資料盡可能被師生尋得使用。

  來到2016年,由於大數據的應用及教學形式的改變,有效取得價值高的回饋,並了解學習者的學習偏好和學習行為,進而量身訂作最佳合適的數位學習活動。評量的方式也有所改變,除了過去的總結性評量外,更重要的是呈現教師在教學上的安排及學生在學習上的成果,並可提供其進步的情形,為此,圖資處添置領先的平台,引進可作為「形成性評量」考核的「In Video Quiz」搭配教材資源庫,主要是讓教師可在影片上放入測驗題目,學生在觀看影片時可以同時進行測驗,也可利用平台同時記錄學生作答的結果,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而調整自己的教材安排。學生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系統即時跳出問題要求學生作答,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專注作答的比例,強化學習的成效。

  在早期,資訊的挑戰是確認那些是有意義的資訊,而資訊彼此間沒有相互衝突。在中期,一般是人的問題,以減少觀念的衝突當作判斷標準,最後依據各方的選擇採取不同的採購與客製計畫。圖資處一直以來,在接受全校各單位需求訊息之後,依據各方資訊當作判斷標準,修正與改善平台的功能面。然而,有求必應,有時也會陷入險境,畢竟一項需求完成還是有賴使用者操作,否則有時效果適得其反,挫折後悔的情形增加,本處的研擬方案必須沒有偏私,並具備可信度。讓師生不遲疑,促成行動才是一個好的結局。資訊中大型的變革,是一場步步推進的比賽,即使有時感覺像永無止境,沒有完成的一天,但終究還是能轉動學校這座龐大的機器。在現在不斷創新和快速變化的時代裡,數位學習在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無法保證「喜歡用」才能期許資訊人員開發更友善的介面,讓全校師生都能享用更好的學習環境。

enews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