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43 這次選舉是對蔡英文的不信任投票

出自KMU e-News

在2018年11月28日 (三) 11:19由Okiayu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43期  分享園地

這次選舉是對蔡英文的不信任投票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2018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已落幕,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挫敗,在六都及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拿下15席,無黨籍1席,民進黨從4年前的12席慘輸到只剩下6席,總統蔡英文已辭去黨主席一職 行政院長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也都口頭向蔡總統口頭請辭,但蔡總統均予以慰留。

  民進黨遭民意的海嘯狂襲,在選戰中打得艱辛無比,選情一瀉千里,結果一敗塗地,幾近全面慘敗,究其因素當然很多,民進黨自會檢討,但經濟因素恐是重要關鍵因素,各行各業都感受到經濟緊縮,人民普遍感受到日子變苦,這個人民要「顧肚子」「要民生」的民意如洪流般發威,加速了執政黨選票的流失,從彰化縣及雲林縣等農業縣變天,也可以看出民怨之沸騰。

  《論語》記載了子貢問孔子為政的道理,孔子認為為政之道在於「足食」「足兵」「民信之」。足食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糧食充足,大家有飯吃、有衣穿、生活好,也就是政府可以解決人民溫飽的問題,唯有這樣才可以使得人民信任政府,民主時代,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百姓的生活才是政府的第一要務,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一定會造成民怨,民怨一旦產生,國家就慘了,國家就很難治理了「人困國殘」,所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古有明訓。

  有一次冉有駕御馬車陪同孔子到衛國去,到了衛國後,孔子一看,衛國人口眾多,社會繁榮「庶矣哉!」;冉有就問,人口眾多,進一步應該怎麼做?「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說:先讓人民富裕起來「富之」。冉有又問:已經富足了,再進一步要做什麼呢?「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說:教育他們「教之」,從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孔子認為政治發展的三個階段就是庶(繁榮),富(富有),教(教育),這是孔子富而後教的治國思想。

  管理國家之人民最先決定的條件,就是讓民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簡單的說就是發展庶民經濟,否則人民生活困苦,會造成社會不安定,要人民生活富足,才不會飢寒起盜心,社會才會安定,執政者要搞政治就要先把經濟搞好,否則連老百姓最低的需求都無法做到,即使做再多未來的規劃與藍圖,對老百姓而言都是不切實際的,都是多餘的,這次執政黨的挫敗,可以說是民心思變,「拼經濟」才是大多數老百姓的期盼。

  齊桓公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完成霸業,大家都知道他用了一個以重視商業經濟的管仲為輔相,把齊國的國勢復興起來,管仲是第一個提出富民政策的政治家,他能夠助齊桓公完成霸業,用的就是「藏富於民」的政策。《管子 治國》說治理國家的方法,一定得首先讓百姓富裕先來,百姓富裕起來,就比較容易統治,百姓貧窮就難以統治「凡治國之民,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民貧則難治也」。

  憑什麼知道是這樣呢?因為百姓富裕,就能安心的生活在家鄉,並且重視自己的工作與產業,百姓就能樂於正常生活,很害怕違背國家的法令規章,因此就能服從政府的領導,國家就比較容易治理「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

  相反的,人民貧窮對地緣就比較不具歸屬感而較容易不安於鄉居,老百姓生活不安定,就比較容易不在乎死活,不在乎死活,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而容易冒犯法令,百姓敢於冒犯法令,國家就比較難治理「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

  古今中外皆然,凡是國泰民安的國家,都是執政者竭力使人民富裕的結果,凡是動亂多事的國家,人民生活不安定,百姓自然就貧窮,因此善於治理國家的領導人,必須首先使百姓富裕起來,然後才能統治他們「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這個「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的經濟政治哲學是被歷史反覆証明顛撲不破的真理,聰明的領導人應該是要聽的進去的。

  2年多前,才以689萬票狂勝的總統蔡英文,聲勢可謂如日中天,但在被視為2020年總統大選前哨戰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卻遭逢挫敗,執政黨應可體會民意如流水及「水能載舟,水能覆舟」的真義,這次選舉可以說是對蔡英文總統的不信任投票。

  古語有云:事情不發展到極點,民意不會反彈「物不極則不反」,民進黨應虛心檢討,痛定思痛,坦然面對新民意,體察民生疾苦,傾聽庶民的心聲,改善老百姓,中低階層,年輕世代,弱勢族群的收入與生活,只有把民生經濟搞好,人民才會真正有感。


enews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