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50【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打破限制,開創新局—鄧哲明

出自KMU e-News

在2019年3月15日 (五) 18:02由Okiayu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50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打破限制,開創新局—鄧哲明

  • 本校藥學系第八屆畢業
  • 現任:臺大醫學院藥理學科特聘教授
  • 曾任:臺大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所長、生技製藥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


  鄧哲明教授小時候生活在雲林斗南鄉間,父親是村莊裡唯一的醫師。小學期間因嚴重的脊椎側彎而在家休養的鄧教授,閒暇之餘總幫忙父親包藥,這份接觸藥物的經驗,培養出他對於藥學的興趣。

  高中升大學之際,本身學醫的父親認為醫師這職業對這體弱的孩子來說太過辛勞,鼓勵鄧教授研讀藥學,認為藥學既符合孩子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他日後妥善照顧自己的身體,並為民眾盡一份心力。

  入學之際,鄧教授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無法通過健康檢查,便事先拜訪了當時的院長杜聰明博士。杜院長瞭解他的擔憂後,笑著告訴他,自己當年學醫時身體也不好,一樣完成學業!帶著這份鼓勵,鄧教授開始了他的追夢之旅。

  鄧教授笑著回憶第一次到高醫的情景:「一所大學怎麼只有三棟樓?現今的操場當時還長滿了草,值得開心的是,校園內的餐廳只要五塊錢就有一頓飯,有肉又有蛋。」上課認真的鄧教授總是坐在第一排,因此同學們交付他做共筆的責任。還沒有影印機的年代,鄧教授說明做共筆的困難處:「那個年代要將共筆印製給全班同學,必須先在蠟紙上以鋼筆刻字,然後滾上油墨,才能印到紙上。」除了刻字的辛苦外,有些不明白的概念,還要靠自己翻閱教科書。那時的老師多接受日本醫學教育,因此上課內容多來自日文書,鄧教授一邊做共筆,還要一邊學日文。這份特別的任務,無形中讓他的課業成績獨占鰲頭,也培養出他刻苦耐勞的研究精神。對於當年盧盛德老師和身兼院長和生化科主任的楊振忠老師,認真教學的身影,鄧教授亦記憶猶新。

  大學畢業,鄧教授考上臺大藥理學研究所,那裡有他夢寐以求的實驗室,也是杜聰明博士的母校。由碩士生兼助教、博士生兼講師,鄧教授在這樣一個教學相長的學術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取得博士學位後,鄧教授帶著妻兒前往美國密西根州進行為期兩年的學者交換活動,在那裡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恩師──國際血液學大師華特先生(Walter Seegers)。

  原本華特先生要教他開車,但發現他的身體狀況並不允許,此後兩年,他每天開車接送鄧教授上、下班。在車上兩人會討論彼此的人生觀、美國的各種社會問題。鄧教授也從這樣的交流中,慢慢堅定投身教育的決心。回臺後,鄧教授在臺大一邊研究、一邊教導學生,為社會培養人才。

  連續三十年,臺灣的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促使鄧教授致力於抗癌藥物的研發,並獲得了諸多成就。希望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學界除了進行醫學研究外,也訓練年輕人在生技醫藥領域的研究,試著推動新藥研發,讓藥效更好、潛力更大而抗藥性更低。希望未來臺灣不只幫國外代工製造,更可以創造出自己的生技產業。

  儘管在臺大幾十年,鄧教授和母校卻也不曾疏遠,定期參與校友會、受邀演講,偶爾也回學校講授通識教育課程,見證高醫的進步。這些年高醫在硬體設備上不斷更新,雖然有些過往景象不復存在,整體研究的氛圍卻更加濃厚。他期許母校以多元合作的方式吸取各界之長,在醫界、社會中做出更多貢獻,擴大影響力,同時創造出獨有的特色。

  鄧哲明教授平易近人,訪談過程中,不僅講述往事,也傳授了他自己一生的經驗及其所淬練出的人生觀。他勉勵所有學弟妹,在校能聆聽師長的教導,從不同的通識教育課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並規劃自己的生涯版圖,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白費了一身專業本領。醫者仁心,他也希望大家將來都能以專業為民眾帶來幸福與快樂。

(本校心理系林冠翔 撰稿)


  • 編按:自284期起,「人文e館」單元轉載【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enews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