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471 產學小常識-善用PCT專利申請以延長與廠商洽談技轉機會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71期 產學營運處專題 == '''產學小常識-善用PCT專利申請以延長與廠商洽談技轉機會''' == 在研發成果轉譯與技術移轉的過程中,專利申請往往扮演關鍵角色,對於研發團隊而言,如何在研發早期進行智慧財產權保障,同時保留足夠時間與潛在合作廠商洽談,是一項重要的課題。'''透過「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申請''',不僅能延緩專利進入各國審查的時間,也能大幅提升技術在國際市場上的可見度,進而創造更長、更有利的技轉談判期間。 :一、PCT申請的基礎概念 PCT是一項由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管理的國際條約,允許申請人在單一時間點提交一份國際專利申請,藉此保留在超過150個締約國中主張專利權的機會。雖然PCT並不會直接核准「全球專利」,但它能夠有效延長各國進入實體審查的期限。 一般而言,自最初的專利優先權日(美國臨時案申請日)起,申請人若僅依序進入各國申請,大約在'''12個月內'''就必須決定是否投入高額的各國申請費用。然而,若透過PCT途徑,則可將決定延至'''30至31個月''',相較於直接申請,'''多出約18個月的談判與協商的時間'''。 :二、延長談判期間的重要性 對於學研機構或新創企業而言,研發成果的商業價值往往需要透過市場驗證與產業合作才能具體展現。然而,在研究成果剛完成申請專利時,技術成熟度通常尚未達到廠商直接採用的程度。此時若急於決定各國專利佈局,不僅需要龐大的經費投入,也可能因後續缺乏產業支持而造成專利維護的財務壓力。<br/><br/> 透過PCT申請,研發團隊有以下幾項優勢:<br/> 1.'''爭取更多時間與廠商接觸'''<br/> 研究團隊能在30個月的PCT期間內,參加展覽、競賽,或透過技轉單位進行產業對接,增加技術曝光機會。<br/> 2.'''增加價值驗證的空間'''<br/> 藉由延長時間,可以進一步收集試驗數據、改善原型設計或進行臨床前驗證,使專利不僅停留在概念,而能展現更高的商業可行性。<br/> 3.'''提升談判籌碼'''<br/> 廠商關注專利的保護範圍與申請進展,若能在PCT階段展現跨國佈局的潛力,將增加技術的國際價值,進而在授權談判中取得有利的位置。<br/><br/> 對於推動技術轉譯與商化的學研機構而言,'''PCT申請是一項兼具彈性與策略性的工具''',它讓研發成果在保護期內爭取更多時間,提高研發成果國際能見度,進一步與潛在廠商洽談合作,並有效減少前期專利成本壓力。若能妥善運用,不僅能提高專利存續價值,也能提升技術進入市場的成功率。 [[enews471]] [[Category:產學營運處專題]]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163.15.154.110
該IP的對話頁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