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65 台灣醫學教育學制之改變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65期 醫學院專題
台灣醫學教育學制之改變
學士後醫學系主任 田英俊
北美國家的醫學教育是在完成課程及取得醫師執照後才當實習醫師,而台灣的醫學教育是完成課程及實習後再考醫師執照,兩者最大的差別是北美國家的實習醫師已具備醫師執照,而台灣的實習醫師則不具醫師執照,在沒有證照的狀況下,實習醫師通常均須在指導醫師的監督及指導下,開令處方及進行侵入性的檢查與操作,而不能真正獨立進行病人的診療,而有失“實習”的意義。有鑑於此,醫策會向教育部提出了“台灣醫師培育制度建言”,建議將現今的七年制醫學系,改制為6+2的醫學系,而五年制的學士後醫學系改制為4+2的學士後醫學系,而在教育部的同意下,醫策會已公告各醫學院學制的改革將於民國102年(學士後醫學系則在104年)開始,而各醫學系須於民國100年10月前提報新課程。
課程改革是一艱鉅的工作,而可進行規劃的時間卻只有一年,為達成這個任務,於99年6月4日的課程委員會決議設立下列五組工作小組:
- 制度法規組(召集人田俊英)
- 醫學人文及入學標準組(召集人王心運)
- 基礎及臨床整合小組(召集人林志隆)
- 臨床實習及技能評估小組(召集人郭美娟)
- PGY1+PGY2課程規劃小組(召集人蔡哲嘉)
由於學校課程縮短了一年,因此,通識課程、基礎-臨床課程及臨床課程這三個大板塊之間須有新的切割與移動;例如往年由於醫策會TMAC評鑑白皮書,希望“先學做人,再學做醫師”,因此,醫學系一、二年級須淨空專業學科,而只能安排博雅課程,然而由於UGY已由七年縮減為六年,所以必須將“合理的”百分比的通識課程挪到三至六年級,並規劃為“逐年延續,逐年淨化”的醫學人文課程,而於二年級所挪出的空檔安排“醫預科”課程,以便同學能在充分的準備後,再進入三年級的基礎臨床課程,相信這些的調動與調整可使同學的學習過程更順暢!(UGY:undergraduate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