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92 性別研究所國際學者Dr. Jin Haritaworn參訪報導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92期  活動回顧


性別研究所國際學者Dr. Jin Haritaworn參訪報導

性別研究所 蔡沛彣研究生、林津如副教授


性別研究所於12月6日~15日期間,邀請性別研究學者Dr. Jin Haritaworn進行四場次的協同教學課程。Jin Haritaworn本身為德國與泰國混血兒,成長於歐洲多元文化與多元族群的脈絡,親身經歷了歐洲白人對於少數族群的種族歧視與性傾向歧視,轉化此經驗為學術研究的動能, 我們挑選一個觸及跨文化健康的議題作報導。

第三場演講主題是「Emotional Performance of Europeanness」,以歐洲為例,探討混血兒的社會處境。他先從歷史脈絡談起,希特勒時代深受達爾文演化論的科學論述影響,致使當時的社會氛圍對同種族的婚配執著,卻對跨族通婚產生低度評價,甚至作為種族屠殺的藉口。二次大戰之後,這段論述被封箴,混血公民的社會評價由極度貶抑轉變成今日的非常正向。不變的是,科學論述至今仍發揮極大的影響,包括生物、基因學及醫學論述。Jin在此運用法國哲學家Foucault的「治理(governmentality)」來講述這一段混血的歷程,如何被科學權力所滲透。過去國家運用暴力對混血公民進行「種族、人種」的篩選,並在「人體結構、健康與智力」這3個面向上測量,產生人種的優勝劣敗的論述。當前在強調多元文化的歐洲,混血兒被高度讚許,但是在「審美、健康與智力」則三個層面上,仍被科學論述獨霸,甚至轉以「基因」的檢測,來說明混血兒的優勢。而混血兒本身也會以此標準來自我澄清,自我說明自己的優越性。但Jin也提醒我們,所謂的混血優勢特別指涉與白人混血的混血兒,若是黑人與亞洲等非白人混血,仍被視為是低劣的。另一方面,若從公民權、社會權益與文化論述等檢視之,混血兒及少數族裔人民在歐洲仍是處於被歧視的狀態。混血優勢仍是片面之辭,是多元文化下歐洲的新審美標準,但無法掩蓋少數族裔社會權利不彰的事實。

演講之後引發熱烈的討論,我們借鏡於歐洲經驗,也看見台灣社會對新移民女性與台灣男性通婚所生的「新台灣之子」的健康,同樣以「審美、健康與智力」來檢視,但大部份人也沒有反省到其中的種族化預設,及其社會權利的議題。Jin Haritaworn的演講為性別所的師生帶來寬廣的視野,看見跨文化與跨國之間的多樣性別現象,對照台灣對待混血兒的經驗也帶來不少省思與啟發。


enews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