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44 我的小確幸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44期  分享園地



我的小確幸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童年時候,搭乘爸爸的摩托車,瘦小的我夾坐在雙親之間,前胸貼父,後背依母,溫暖又安全,是一種連稚幼心靈都能體會的幸福感。上了小學,智慧初萌,奢望漸開,枝仔冰或王子麵,加上偵探漫畫的沉浸,就是每回月考後的自我犒賞,回味不已。高中時,擺脫枯燥課堂,飛奔籃球場,與死黨們鬥牛競技,好不痛快,總要日落才願回家。大學時期,苦澀的青春,缺乏愛情的滋潤,也有自得其樂的方法:飽餐一頓蝦仁蛋炒飯後,悠哉踱向圖書館,找張舒適的沙發,隨興翻看最新一期的週刊雜誌,便是象牙塔裡的極致享受了。只有邂逅心儀的學妹,見她回眸一笑所帶來的陶醉,差堪比擬。


出國求學,甘苦參半,與妻小在偌大的森林公園蹓躂,遠眺彩霞,湖畔觀魚;或徜徉在沙灘,海風拂面,心曠神怡,煩惱盡棄。一日,隱忍系上大牌教授的嘲諷,在返家的公車上,某位乘客的手機響起,鈴聲竟是「高山青」的旋律,勾起思鄉情愁,淚眼欲滴。逆境求生,竟也造就一種心靈安定。正巧鄰居僑胞送來水餃,強似雪中送炭,真是窩心。後來在母校有份穩定差事,彈性工時,單純業務和愉快的同事關係,每天傍晚,我踏著夕陽回家,哼著小曲,好不愜意。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轉赴本校任職,壓力遽增,所幸常與牽手共進晚餐,那是一天當中最輕快的時刻。飯桌上無所不談,傾心吐意,分享見聞,愉悅溢於言表。飯後小甜點,又是一波小高潮;父母雖年邁,健朗如常,聊往事以娛親,捧腹之外,一種感恩回報的滿足,油然升起;工作之餘,常抽空和兒子在運動場裡傳接棒球,反覆單調的動作,卻蘊藏緊密相連的父子親情。看著他越傳越遠,越有力量,為父的我滿是欣慰;站上講台,說得眉飛色舞,學生反應熱烈,他們的眼神,足以揚起一股振奮;與三五好友健行後,大啖各式土雞料理,任何話題率皆開懷;步入中年,小確幸從筆下湧流出來,寫作成為心靈舒放的活動,恰似雕刻者琢磨作品,每次搓抹都感到理想的存在,追求已成為樂趣。當福至心靈,神來一筆,何等得意!


前不久訪台的不丹總理吉美.廷禮勸告我們:快樂的秘訣,在於自己知道需要甚麼(I know what I need)而不是想要甚麼(I know what I want)。換言之,知足者常樂。朱子家訓有云:「家門和順,雖饔餐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平凡百姓,圖求的不過如此。無獨有偶的,江蕙演唱的名曲「家後」有一句「幸福是吵吵鬧鬧」,家庭的核心意義,不言可諭。看來,今日少子化的社會,比起古人和祖父母們,少了這一款幸福的味道。


將心頭的重擔卸下,即使片刻,亦是解脫,好比在炙熱的夏天跳進冷泉裡,那份沁心,一如「老殘遊記」所描述的,「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確幸,那可是生命中的小星星,在黑夜裡宣示光明。


enews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