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60 談公民素養與移情同感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60期  人文社會科學院專題


談公民素養與移情同感

人文社會科學院王儀君院長


從1980年代末期,「公民素養」結合通識教育的政策開始列入各國高等教育的範疇。雖然許多大學課程的設計均強調,大學不應僅是職涯專業能力的訓練機構,且應以「術德兼備、博廣博涵養、建構宏觀視野」作為教育目標 (黃雅淳、劉金源75),然而對於「公民素養」,各校自有不同的定義與授課內容。早在1980年代,多半大學的公民課程設計就涵蓋了倫理、民主、科學、美學與媒體,基本議題也涵蓋認識民主政治、瞭解個人在社會上的權利義務、具有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以及尊重他人的態度等,但許多西方學者認為,大學內公民素養各項實施成果和期待有明顯的落差。舉例來說,曾任英國國家教育研究基金會的喬安娜•李•梅台絲(Joanna Le Metais)教授在1997年,沉重的指出,當時英國教育體系未能灌輸學生處事基本技巧、基本價值、發展創新、解決問題、面對未來等議題(Le Metais)。李•梅台絲所謂的大學生該有的「基本價值」,其實包括了自由、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以及價值衝突時的處理方式等面向(7-10),其所謂處事「基本技巧」則包括批判性思考、靈活性、合作的習性,以及終身學習的培養等(1-3)。李•梅台絲震撼式的發言,雖然引起許多側目,但在過去二十年,這些問題已經引起許多回應、探討與實踐。許多學者也認為,李•梅台絲所提之各項價值與策略,確實值得站在教育第一線的大學老師們思考。近年來,文化、經濟、歷史、政策、社會各類議題已被高等教育機構採用為公民教材;不可否認的是,其中強調樂觀、堅持、自我節制、批判思考和同理心等議題更是通識教育中不可缺的一環。

高雄醫學大學公民素養的核心價值包括了倫理、尊重多元與批判思考,書院精神也囊括感恩、熱心、尊重、禮貌、團隊、關懷。其實這些理念的源頭就是尊重多元與互為主體的概念,以期共生共榮。值得注意的事,此一互為主體的發展涉及情感,因此,我們鼓勵感恩。誠然,在教育的領域裡,我們期盼每位學生都能瞭解自我,適情適性,自强自信,並且能發展自主性和能動性。我們常聽到這兩句話,「活在讚賞和肯定中的孩子懂得體諒、知足、感恩;活在支持和認同中的孩子懂得珍惜、自愛、自尊」。這兩句話道出情感的認知的重要,這也和艾瑞克森(Eric Erickson)提出人的「同理心」一體兩面。艾瑞克森認為,孩子透過自我瞭解與人際互動,產生相互信賴,才能健全發展(37)。套一句現象學大師艾德蒙 • 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所說,移情同感(empathy)可以將周圍世界連接起來,直至無限(Smith 71)。在千變萬化的社會裡,我們不難發現,移情同感是一種外推的精神(沈清松 64),它不僅可以塑造主體的延展性與超越性,移情同感所提昇的倫理主體也能夠做出深層的思考與判斷,體會與落實感恩、熱心、尊重、禮貌、團隊、關懷的意義,並且進一步解讀生命的價值。

(本文主題「公民素養與移情同感」的相關論文將出版於國立中山大學通識中心)



enews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