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67 燈燈相連在人間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67期  分享園地


燈燈相連在人間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目前正在本校史料館展出的「西醫入港-馬雅各來臺150週年紀念」特展,精簡地呈現這位來自蘇格蘭的醫師(James Laidlaw Mexwell, 1836-1921),從打狗登岸,接著數年在寶島中南部從事醫療傳教的事蹟,他勇敢地踏上征途,開啟西式醫療在臺灣倡行的扉頁。難能可貴的是,馬雅各當時暫別優渥的生活和訂婚不久的愛侶,遠渡重洋,深入異邦,前途未卜,旁人看來似乎違背常理。當觀賞特展版面的第一幕,即馬氏夫婦離別的畫面,有人不禁嘆問:「馬雅各夫人後來到了臺灣嗎?」或是「她為何不隨夫婿一起來?」箇中緣由,率以信仰熱忱或可解釋。篤信基督的人,當以上帝的呼召為先,聖經中不乏耳熟能詳的例子,譬如「信心之父」亞伯拉罕受到神的感動,以七旬高齡,毅然離開親族和舒適的家,攜家帶眷,遠赴他鄉,尋求天父託付的神聖任務。


即使不是傳教士的身分,在社會的角落,也有許多平凡人物,單憑一己之力,散播慈惠,救助同胞,譜寫感人的篇章。月前報端有ㄧ則不甚起眼的消息:高雄市ㄧ位名為莊朱玉女的阿嬤農曆年前辭世,許多人不捨,前往喪宅致敬的政商名流和販夫走卒絡繹於途。阿嬤何許人也,竟有此等魅力?根據媒體報導,她過去半世紀以來,在高雄碼頭附近設攤,以極低廉的價格販賣自助餐,不為營利,乃在助人。當地的勞工和漁民,甚至無家可歸的街友,都是服務的對象。有網友表示,他曾光顧阿嬤的10元自助餐,當他拿100元給阿嬤,表明不用找零,阿嬤回說:「我在幫助人,不是施捨。」有智慧的阿嬤收取區區10元,不是為貼補菜錢,乃是顧及顧客的尊嚴。為持續這項善心義舉,阿嬤先後賣掉七棟房子。本可成為億萬富婆,却甘為廚娘,出錢出力,她比眾人更體會「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


這幾年常聽到的一句反諷語:「某某人窮的只剩下錢。」當今世代,各人追逐不同的目標,金錢往往淪為檢視人生價值最直接的工具,卻抹殺生命可貴的意義。聖經馬可福音記載:「耶穌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有好些財主,往裡投了若干的錢。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裡投了兩個小錢,就是一個大錢。耶穌叫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裡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美國免稅商店大亨DFS公司創辦人查克菲尼(Chuck Feeney)曾説:「我知道我在幫助人的時候就很快樂,不幫助人的時候就不開心。」又說:「我看不到有什麼理由我應延後捐款,因為有這麼多美好的事現在就可以完成。」(註1)活在當下,樂在其中,菲尼先生將金錢昇華為更美好的價值,彰顯上帝賦予我們助人的良善本性。


馬雅各以降的萬巴德(Patrick Manson)、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巴克禮(Thomas Barclay)和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等外來者,以及本地的莊阿嬤,同樣憐憫謙卑,奉獻青春歲月,喜樂服事,不僅活出生命的長度,也活出生命的廣度,他們好比一盞盞的明燈,穿越時空,在寶島相互輝映。End


註1:引自網頁http://blogs.america.gov/mgck/tag/查克.菲尼


註2:高醫校史暨南臺灣醫療史料館位於校園舊二棟一樓東翼,特展時間為2015.5.25 -10.24,每週二、三、五、六 10:00-17:00免費入館,歡迎參觀。


enews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