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81 數大就是寶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數大就是寶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詩人徐自摩看到「數大就是美」,帶給人們視覺感官的圖像。在數位科技邁向無所不能的今天,詩人的這句讚美,恰恰形容一座新發現的金礦—大數據(big data),在越來越多人的眼裡,它簡直就是取之不竭的寶藏。專家們相信這不會是流行一時的現象而已,正如網際網路,勢將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行銷和管理利器。


根據維基百科(Wikipedia)的解釋,大數據係指非常龐大的量化資料,遠遠超出人工整裡的範圍,必須透過機器和程式運作,才能擷取其中某些內容,並針對特定議題,建構有意義和能解讀的關聯。英國經濟學家庫基耶(K. Cukier)指出,大數據就是「新」,就是與眾不同。由於資料是動態的,時時變化,在不同時間點,得到的結果或許不同。換言之,在大數據時代,時間因素可能變得更為重要。譬如某產業觀察最近幾年同一月份的貿易量,組成比較結果,約略看出趨勢,但若能切割更多時間點(例如逐週區分),掌握更多線索,將更有利於預測路徑。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呼籲,國內企業應及早正視此一課題,並且積極「換腦袋」,忽視大數據,恐將錯失產業轉型的良機。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則指出,在所謂”idea to data”的階段,欲將數據變成商業模式,尚需一段時日。另有一件隱憂:科技的步伐多快和帶來多大的影響,無從知曉,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無庸置疑地被迫滲入而改變,連帶價值觀也將不同以往,未雨綢繆因應衝擊,勢在必行。


資料會說話,其來有自。幾十年來,拜電腦運算之賜,統計學廣受各領域專家青睞,儼然一門顯學。本領無他,就如唐代元稹所寫的「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當取得大數量的樣本之後,其他小撮案例就微不足道了。大數據不是問卷調查,而是針對涓滴累積的資料大規模地蒐羅。隨著人類從事的各種活動,資料庫存量與日俱增,好比源源不斷的湖海江河,大數據的策略和工具不再大海撈針,而是系統性地撒網捕魚。在講求極致的未來世界,資料庫在強力的運算分析之下,能取代人腦,進行許多細膩複雜的解析。譬如醫療,當病患提出各種相關的症狀並經過生理化驗後,結果可交由系統判讀,醫師得悉具體推論和醫療建議方案;科學工作者,在許多研究上,不必採用傳統的方法工具,透過資料庫就能解開一些研究假設,並且具有實證價值。更可貴的,大數據指引清晰的探討方向,使得研究資源和努力投向更有潛力的題目,學者不再隨各自的興趣喜好和人際關係為依歸,浪擲經費。

大數據將人們的生活和思維劃分得更精細,也使工作更有效率,資源配置更加到位,出錯率大為降低。高超的系統取代人腦進行各樣問題分辨,並提供解決方案的選項,由人類作決定的情形越來越少,或相對較為容易,因為擺在眼前的數據分析結果,能協助合理精準的判斷。當然,機器不如人腦活潑創新,數字沒有人性感情,許多已經存在和正在形成的議題,皆需人類的直覺和同理。畢竟,在偉大進步的工程中,人才是總工程師。


在不久的未來,大數據可能成為年輕人必須具備的素養。此非指人人都要兼善數理統計和程式操作的本領,而是在觀念聯想和資料研判方面,具有相當程度的認知能力,如此才能融入團隊,進而提出建設性的規劃意見,藉由這張數據魔毯,凌駕茫茫資訊洪流之上。



enews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