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90 從大學校長販賣學位談起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從大學校長販賣學位談起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美國耶魯大學博士


某私立科技大學黃姓校長夫婦涉嫌販售哥斯大黎加共和國的偽造碩博士學位証書,並假造國外期刊論文販售,供校內教師升等使用,獲利豐富,夫婦二人出入均以名車代步,已遭檢方羈押禁見,身陷囹圄,大學校長販賣假學歷,令人震驚,杏壇也因而蒙羞。


求富求貴乃是人之常情, 孔子對富貴的追求也不表示反對,「欲貴者,人之同心也」,這是人努力向上進取之應得,不必以罪惡看之。然而孔子也強調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如果追求的方法不是依正道而行,而是違反原則且不正當的謀求,那就產生重大的瑕疵及可能違法,那就不可以接受。而貧窮困頓是大家所恐懼及討厭的,「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貧賤雖是痛苦,可是要用正規的方法慢慢脫離貧賤,不應該走歪路,才能安心自處。論語中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聖經中也說「用詭詐之舌求財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富貴安逸人之嚮往,不管東西方,都把不合理、非法、不擇手段的方式而取得的富與貴,視為可恥的事,等同於天上的浮雲。


學校以作育英才為職志,教導學生努力學習,修畢學分數始授予學位,如今居上位握有權力者,卻基於私利,為獲取財富而販售學位,這種唯利是圖的結果,所做所為喪失了做人的準則,「放於利而行,多怨」,欲利於己,必害於人,而招致許多怨懟。頂不住眼前的誘惑,終將失掉未來的幸福,靠不當的行徑獲得的財富,將永遠帶著不名譽的烙印。近年來社會風氣功利主義盛行,要人們不去追求利欲,實有很大的困難度,唯應取之有道,要在意德業的增進,不能違背禮法,免得喪德辱身,「懷德懷刑」「懷土?惠」應知所選擇,勿一心想到有沒有利可圖,畢竟自己的品德修養是永存的,而富貴不一定能永久保存,好景不常在啊!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孔子最在意讀書人立身行事要有羞恥觀念,「行已有恥」,孟子也認為「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人不可以無羞恥之心,如果能把無恥視為可恥的事,就能終身遠離恥辱。在人文薈萃的學術殿堂,獲有博士學位,天資聰慧自不在話下,但卻賣弄機心,變詐取巧,不廉潔而悖禮犯義甚至於違法,因為不知廉潔,就什麼東西都想要,不知羞恥,就沒有什麼壞事不敢做,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無所不至,追跟究底都是沒有羞恥心。天命靡常,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人自為禍,終將自害而不可救,平日令聞廣譽集於身,名車代步,奢靡誇人,但是外表的光鮮亮麗是假的,內在的美麗才是真實且永恆的,否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


姚崇是唐朝開元盛世,立下汗馬功勞、匡救時弊的名相,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號稱唐朝四大名相,他雖握有重權,卻清正廉潔,在歷史上富裕的年代,卻窮的在京城買不起房子,只住離朝堂很遠的郊外,甚至處理政務過晚,只能借住附近的寺院,他在其「冰壺誡」就提到「與其濁富,寧比清貧」,意思就是說寧可貧窮快樂度日,也不為虛名富貴憂愁。張潮「幽夢影」也說「富貴而勞悴,不若安閒之貧賤」,如果富有尊貴卻憂勞憔悴,倒不如貧賤而自在無憂。「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唯有心安理得,才是獲得快樂的泉源,不受外界物質環境的誘惑及對財富的貪婪欲求,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以苦為樂,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


蘇軾的赤壁賦有言「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這是蘇軾深懂人生萬物興變之理後的自適之道,其實就是寡欲,也就是去除奢欲;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馬克吐溫說狂熱的欲望,會使人做出危險的行動與荒謬的事情,因多欲而深陷物欲的淵藪中無法自拔。若自種禍因,私心充塞,道德淪喪,終將是落入「出乎爾者,反乎爾者」的因果循環,自食惡果,為富而無德以侈自敗者的歷史經驗多增添一例事証。



enews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