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00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臺灣寄生蟲防治功臣-陳瑩霖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0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臺灣寄生蟲防治功臣-陳瑩霖
- 本校醫學系第一屆畢業
- 現任:本校名譽教授、中華民國寄生蟲防治會常務董事、臺灣寄生蟲學會理事
- 曾任: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本校副校長、寄生蟲學主任
陳瑩霖教授,是高醫第一屆校友,師承「臺灣寄生蟲之父」謝獻臣教授與享譽國際的寄生蟲學者橫川宗雄教授。投身寄生蟲學界五十餘年,他是寄生蟲疾病從猖獗到罕見的幕後功臣之一,其研究成果與貢獻獲得高醫學術類傑出校友、醫療奉獻獎等獎項的肯定。如今雖已退休,陳教授仍應余幸司校長之邀,於校內開設「高醫經典人與事」、「醫療與奉獻」兩門通識課程,致力將典範精神傳承給更多的學生。
醫學世家出身的陳教授初到高醫求學時,高醫作為剛成立的私校,硬體設備十分缺乏,連校舍都尚未完工,只能借用愛國國小的禮堂,用木板隔出教室、食堂。陳教授回憶道:「看到學校這樣,同學難免感到失望,不過我們對於杜院長的辦學精神和教學理念還是非常有信心!」於是班上六十個人白天擠在小小的教室裡,下課時間偶爾到操場和小朋友玩玩躲避球,就這樣度過了在高醫第一年的生活。一年後校舍完工,學生們才「正式」踏入屬於自己的校園。而在杜聰明院長的邀約下,許多教授也紛紛答應前來支援授課,師資逐漸充實。
畢業後,受恩師謝獻臣教授影響,陳教授毅然投身寄生蟲研究與防治。1960年代的臺灣環境衛生落後,寄生蟲疾病橫行,尤其兒童寄生蟲感染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五,對於他們的健康與成長造成嚴重威脅。為防治寄生蟲帶來的危害,陳教授和團隊四處奔波,在各鄉間城鎮挨家挨戶蒐集糞便及土壤檢體,沒有真空包裝的年代,放滿檢體的車子回程時總是一路臭氣沖天,他卻甘之如飴。當地居民對他的行為感到詫異:「你是醫生,為什麼還要天天來撿屎,掃土腳?」一些親戚也無法理解他的選擇,但在妻子柯純卿女士的支持下,他得以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
除在臺灣推動的寄生蟲防治外,陳教授在1968年曾與謝獻臣教授共赴西非賴比瑞亞,參與非洲寄生蟲和熱帶疾病的研究。每日採檢、觀察玻片及分析數據,一年多的非洲生活讓陳教授獲得不少歷練,也發生許多趣事。陳教授回憶,印象最深的是有天晚上被采采蠅咬傷。采采蠅身上的鞭毛蟲進入人體後會寄生於腦部導致非洲睡眠病,而這個病在那時是不治之症。他抓到那隻采采蠅後本想解剖觀察是否有鞭毛蟲,轉念一想又覺得要抓到實在不容易,便決定將手上的采采蠅製成標本帶回高醫,所幸後來他並未被感染,而那隻大蒼蠅的標本至今仍擺在高醫寄生蟲學科。
研究寄生蟲五十多年,陳教授自顯微鏡下的生物悟出一套「阿米巴哲學」。他說,即使像阿米巴原蟲那樣微小的生物,仔細觀察也能發現和人類相似的地方──阿米巴只要不脫囊形成活動體,便不至於對人體形成危害,好比人只要不起歹念就能彼此和平共處。有了這層體悟的陳教授,為人總是溫文謙和,擔任學校行政主管、甚至是衛生署副署長時,都不曾和人有過爭執謾罵,他的同事都覺得:「想和陳瑩霖吵架,就像一個球打到棉被上,想氣也氣不起來。」就是這樣圓融溫和的處事態度,讓陳教授協助推動全民健保及寄生蟲防治等政策時、猶如輕舟過水,雖有小小波紋,卻堪稱一路順利。
談起現在的高醫,陳教授表示:「學校現在學生人數有七千多人,設備和師資更是充足,但相對的,人際關係不比當年還是醫學院時緊密。」他認為,面對未來的挑戰,學生應盡好本分,同時學習如何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如此才無愧於寶貴的青春時光。
借著高醫創校六十周年的機會,聽陳教授細數往事,那過往的崎嶇挫折、曾有的欣羨與苦惱,最終都在一句「一路走來,從不後悔」中得到最好的解釋。
(本校醫學系黃培茵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