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07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與死神拔河的域外醫療—范思善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7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與死神拔河的域外醫療—范思善

  • 本校醫務管理研究所第十一屆碩士畢業
  • 現任:屏東基督教醫院醫務副院長
  • 曾任:國軍高雄總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屏東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駐馬拉威醫療團外科主治醫師


  本校校友范思善醫師,是第二十三屆醫療奉獻獎的得主,目前擔任屏東基督教醫院醫務副院長。在前進非洲接下馬拉威醫療團之前,范醫師已經在心臟外科當了十幾年的外科醫生。每天面對相同的病,讓他感到無法精進,因此升起了想要挑戰自我的念頭;恰好當時屏東基督教醫院承辦臺灣駐馬拉威醫療團,范醫師決定接下這份工作,前往馬拉威姆祖祖中央醫院,服務當地病患。
  馬拉威位處非洲東南內陸,是個貧窮的國家,缺水、缺電、缺醫療器材。以開刀為例,臺灣能做的術前檢查,在馬拉威一項都沒辦法做;但遇到緊急狀況,手術還是要開。范醫師坦承,一開始會怕失敗,但害怕使人綁手綁腳,反而無法做好,因此,他花了很多時間去試,試試看能做到什麼程度。
  在馬拉威,人民平均壽命都不長,癌症、心血管等重大疾病幾乎不曾發生,范醫師遇到的,都是一些他在臺灣從沒見過的熱帶疾病,讓心臟手術專長的他每天都得面對新的挑戰,如瘧疾、子宮切除、熱帶傳染病,甚至接生。也因為這些富有挑戰性的工作,讓他越做越有興趣,一年一年的合約簽下來,一待就是五年,直到臺灣與馬拉威斷交,他才回臺。
  馬拉威的死亡率高,人民平均壽命三十幾、四十歲而已。一年中,光北部就有兩萬多人死亡。范醫師在馬拉威一年開八百台刀,他說這就像「在將死的病人身上治香港腳」,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加上馬拉威極度缺乏醫療資源,有時候明明診間還有很多病患,但醫療用品用完,想看病也看不下去,只好結束。有時候遇到無法挽救的病人,為了保留珍貴的醫療資源,只好做出選擇,將資源留給其他需要的人。這樣的抉擇很難,也很有爭議,但不得不做,范醫師說:「就讓別人去評論吧,對我們不會有影響,因為我們是憑良心做事。」
  一般的醫療團,通常人走了,就什麼都無法留下,但范醫師離開馬拉威後、留下的是他精湛的刀法。五年下來,他共指導了四千多台刀,將更成熟的開刀技術傳授給當地的醫學生。有了他的傳授後,當地的攝護腺手術後不再發炎出血,開刀不需電燒就快速的止血。范醫師的無私與仁心,造福了許多異邦病患。
  回臺後的范醫師,來到高醫進修,研讀醫務管理。遇到的老師裡面,邱亨嘉主任的專業以及他作為一位醫師的服務理念,讓范醫師深感契合,是他在高醫印象最深刻的老師。
  范醫師說,人的工作分成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薪水」,若不能養家活口,理想多崇高都只是空談。第二個層次是「學習成長」,工作能與個人的興趣符合,且可以從中成長。第三個層次是「成就感」,做別人做不好的事情,就像范醫師自己身為一個外科醫生,開別人開不好的刀,是一種挑戰,也是他最樂在其中的地方。走到第三個層次,已經是很高的了,也是他去馬拉威前所體會到的。五年的馬拉威醫療服務,讓他領悟到工作還有第四個層次,那就是「使命感(MISSION)」。有時候工作不是「想去做」而是「必須去做」,就像范醫師表示,他覺得他去馬拉威彷彿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非他不可。也因此,他在馬拉威的物質生活雖然困苦,精神上的滿足感卻很高。
  「記住,充實自己,人多的地方不要搶著去。」范醫師在馬拉威除了教導當地的醫學生,也指導從臺灣過去服替代役的醫師,讓他驕傲的是,這些年輕的醫師回到臺灣後,沒有投入現在最流行也最賺錢的醫美,而是堅守各自的崗位。「當一件事非你不可時,這就值得放手去試。」范醫師以身教代替言教,讓許多人在醫療的「價格」之外,還看見了醫療的「價值」。

(本校醫學系陳家豪 撰稿)


enews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