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12 典藏記憶─史料館捐贈文物的故事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12期  醫療史料館專題

典藏記憶─史料館捐贈文物的故事

研究典藏組 陳怡蓁

  校內師生、同仁對史料館的印象,可能不外乎為特展、教育活動(如團體導覽、演講、研討會等)為人所熟知的業務,但博物館功能不只有展示、教育,還包括研究及典藏,因此先前的專題(e快報274期)就曾介紹過史料館的捐贈文物入藏工作。談到捐贈,總想到捐贈者的熱情、慷慨,從中也看到他們對老東西的珍惜、對過去回憶的珍藏等,此次便介紹幾件較特別、有故事的捐贈文物。

完整保留的早期高醫學生文件

  在杜院長展廳,史料館展示了一位醫學系第一屆校友保存的入學准考證、入學許可證、註冊費收據、學生證、成績單、畢業證書等早期文件,從保存的完整可見校友對當時學校歲月的重要和珍惜。尤其高雄醫學院乃1954年成立,換算起來,第一屆校友已逾83歲了,這些文件也都超過60歲了。因此,校友也是考量年歲較高,後人對這些東西不一定有興趣,所以提前幫這些文物找一個好去處,將這些保存良好的完整文件們捐贈給史料館,公開展示,希望也讓更多人瞭解高醫早期歷史的點滴。

臺灣唯二的醫學古書籍

  一位現居國外、長期投注心力於臺灣醫療發展史的校友,熱心捐贈1911年出版之「中國的疾病」(The Diseases of China, including Formosa and Korea)和1945年出版之「新撰熱帶病學」兩本書給史料館。前者為馬雅各二世(Dr. James Laidlaw Maxwell Jr.1873-195l)和傑福瑞(W. H. Jeffreys)合著,探討遠東地區的疾病傳染與防治,包含馬雅各於臺灣行醫時所見的病例。該書雖於2009年再刷,但最早於20世紀初印製的版本,臺灣除了臺大圖書館典藏的1910年首版,就屬史料館的1911年二版。這本臺灣唯二的醫學古書,是在校友考量下一代未學醫,可能對這興趣較小的情形下,決定捐贈給史料館。

搭飛機來的解剖模型

  某天史料館突然收到來自香港的信件,是一位康復治療研究員詢問說,他在臺南購買了日本製造的解剖模型,年代約1950年之前,史料館是否有意願接受捐贈?從相片看起來,保存狀況不錯,而解剖模型也是國外醫學博物館常見的典藏,因此我們便進一步詢問當時購買細節,及如何知道史料館資訊等。原來這是他私人收藏,他曾想建立迷你醫療博物館,但未做到。由於曾造訪臺灣幾次,並在臺灣國際醫療衛生人員訓練中心訓練,喜歡且尊重臺灣,在google上搜尋到史料館,因而想捐贈給我們。經後續聯繫,史料館收到了這些珍貴模型,也郵寄感謝狀,感謝他的慷慨捐贈,讓這些模型有另一個新的家。

  礙於篇幅,其他捐贈故事尚未寫出,待下回再續,而史料館也希望這些感人有溫度的捐贈故事,能繼續下去。因此,若您手邊有與校史或醫療史相關的物品,都歡迎與史料館聯繫!史料館期望透過持續的文物徵集,建立豐富具特色的館藏,尤其我們也「為未來典藏」,比如近期正蒐羅的南杏、坩鍋、鼎、燭光等四大學生刊物,除了早期期數,近幾年發行的期數也在蒐羅範圍。希望藉著典藏,達成「蒐集、典藏及展示相關圖文史料和物品,供校內外師生和一般民眾參觀與學習,以瞭解高雄醫學大學創立和發展過程,及臺灣南部百餘年來地區醫療演變歷史,體會並學習前人濟世心志,傳承博愛價值」的宗旨。



校內早期學生成績單


The Diseases of China, including Formosa and Korea


解剖模型


enews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