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25 忠言雖逆耳 在上位者要有度量接受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25期 分享園地
忠言雖逆耳 在上位者要有度量接受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去年12月25日審查《礦業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到立法院的行政院版部分條文引發外界爭議,甚至被環保團體批評為假改革,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修法的方向是在沒有任何配套的情況下,完全架空環評制度,絕非「首次把環境影響評估最後的許可權交回各部會」如此簡單,而是持續向業者傾斜,更直言如爭議條文真的通過,將首開對《環境影響評估法》及《原住民族基本法》之破窗惡例。
詹副署長從政前是社運出身的著名環保律師,他直言政府與民間公民力量正面對撞態勢越來越明顯,他能做的不多,當初轉換跑道並作政府與公民團體溝通橋樑的使命未變,他希望能力挽狂瀾,繼續當執政團隊中那隻不討喜的烏鴉。
秦孝公重用商鞅為宰相,變法圖強,十年後,秦國的名士趙良去見他,商鞅問他:你看我治理秦國的成就與五羖大夫百里奚相比誰比較好?太史公的《史記‧ 商君列傳》記載了他們的對話。
趙良說:一千頭羊的皮,不如一隻狐狸腋下的皮,一千個人唯唯諾諾,隨聲附和,不如一位知識分子直言爭辯(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周武王因為能聽群臣的直言,所以使得周朝昌盛起來,商紂王因不能聽群臣的意見,滿朝緘默不言而亡國(武王諤諤以昌,殷紂默默以亡);你如果不反對周武王的那種做法,那麼我請求整天在您面前說直話而沒有被殺的危險,你做得到嗎?(君若不非武王乎,則僕請終日正言而無誅,可乎?)。商鞅很大方的回答他:俗話說,表面好聽的話如同花朶,中肯實際的話才是果實,聽了使人感到痛苦不好聽的話是治病的良藥,討人喜歡的甜言蜜語是會害人的疾病,你如果能整天在我面前直言,那你就將成為我的良藥(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終日正言,鞅之藥也)。你就有話直說吧!
詹副署長對問題的本質,看得很清楚,他感嘆《礦業法》真的要這樣修嗎?他把心理擔憂的國家大事坦言發表於臉書,「憂心悄悄」,躍然紙上,他不怕就事論事,正直見嫉,不怕一般人用各種角度來批評他「不慍于群小」,展露讀書人風骨。他的目的無非是希望他執政團隊(自己)的長官能虛心接納他批評自己的相關言論,而不是變成唯我獨尊的一言堂,如此才能真正聽到發自內心的聲音。
執政者應開放社會輿論,從善如流,虛心採納諫言,忍受一些辱罵的包容工夫是很重要的,這樣才會有人向你們說出「心內話」及有益的話「良言進」。蔡英文總統及賴清德院長的民調雙雙下跌,固然可能是改革必需付出的政治代價,但改革方向如果是對的,理論上民調應該是上升而不是下降才對。連朱元璋都曾對其大臣說「治國之道,必先通言路,言猶水也,欲其長流,水塞則衆流障遏,言塞則上下壅蔽」,執政者這種包容的修養工夫是很重要的。
漢朝路溫舒在其《尚德緩刑書》一文中曾言,一般人常把真正的言論說成是誹謗,阻止犯錯誤的言論說成是妖言(正直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他認為秦朝的儒生不被當時所用,因此忠良懇切的言論都悶在心裡,恭維阿諛的言語天天不絕於耳,虛偽的讚美迷惑了心竅,而現實的禍患都被掩蔽了(故盛服先生,不用於世,忠良切言皆鬱於胸,譽諛之聲日滿於耳;虛美薰心,實禍蔽塞),他認為這就是秦朝失掉天下的原因。
唐朝的魏徵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其中《諫太宗十思疏》是為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史書記載他「有志膽,每犯顏直諫,雖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為之霽威」,意思是說魏徵神色堅定,毫無懼色,而太宗也都能在緊要關頭控制住脾氣,漸漸息怒,聆聽諫言,唐太宗和魏徵一直被看做是歷代賢君直臣的楷模,他們二人,一個從善如流,一個直言敢諫,他們君臣相得的事蹟,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後來魏徵病逝,太宗悲慟至極,對群臣講了一段千古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朕當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可見其受敬重之一般。
孔子曾說「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意思是好的藥物雖然味道很苦,但是對患者的病情是有幫助的;忠誠的建言與批評,雖然聽起來不順耳,令人不舒服,但是有利於聽的人改正錯誤的行為或政策,在現實的生活中,人們大都喜歡聽吉利的話,奉承的話,不喜歡聽刺耳的話,忠告的話。忠心正直的言論,雖然聽了會令人難受,英明的長官應該也會聽從,因為他知道這些話可是忠誠的部屬的肺腑直言,這可是可以讓他成就功業的,詹副署長為了國家社會更好,該說的話不說如鯁在喉,可謂用心良苦,他的長官們是否有度量把這些忠言逆耳的話聽進去?
- 編按:轉載自蘋果日報,原文出處: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102/127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