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30 圖書館新一代的好幫手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30期  圖書資訊處專題

圖書館新一代的好幫手

圖書資訊處 張志仲圖資長、陳冠年副圖資長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已經深入大家生活的各層面,它涵涉電腦科學、生物學、心理學、數學、工程學和語言學等學科領域,匯合而成一股兼具內在智能巧思和外在機能運作的工具器械(也就是軟體和硬體的精密結合),協助人類延展工作的可能範圍,擴大實務效果。在當今人工智能如火如荼的催逼下,各行各業的發展藍圖裡,或多或少必須考量引進智慧機器人(AI robot),以加強生產和服務效能。最近常聽聞的「新零售」模式,即以AI機器人、物聯網和虛擬實境技術整合成不同以往的經營方式,讓消費者體驗科技在生活中的隱形威力。

  對於圖書館而言,這股風潮方興未艾,可以預見未來必將有更多機器裝置成為館員的幫手,並且與讀者密切互動。就以圖書館協助弱勢讀者為例,館方就有一些探討。對於一般公共圖書館而言,可將「弱勢讀者」(disadvantaged library users)區分為兩類:生理性弱勢和社會性弱勢,前者指身體或心理的衰弱或不健全,譬如年長者、身障、視障及弱智人士;後者指在群體中的適應能力不足者,譬如學習障礙和欠缺資訊素養能力的讀者。大約在二十世紀中期公共圖書館即針對盲人讀者備有點字機設備和有聲書館藏,爾後對於老年人和孕婦提供若干貼心服務,譬如大字書刊和放大鏡,以及書籍配送到指定地點等。

  以下略談AI在圖書館的角色,特別有關於如何能幫助弱勢讀者。假設一所圖書館有兩架AI機器人,分別稱為John和Lucy,他們各自負責技術服務和讀者服務的領域。John的例行任務包含進行書庫盤點和尋書,結合已經盛行的RFID掃描系統,John輕而易舉完成館藏盤點,並將前幾次掃描的書目記錄加以比對,偵測其中異常的現象,便啟動相應處理模式(譬如某類圖書歸架狀況凌亂,John即時通知典藏組館員)。此外,John也擅長協助搜尋遺失圖書的在書庫裡的可能落點和推估遺失原因,讓館員有線索進行後續處理作業。更有甚者,John負責數據分析工作,對於個別讀者的借閱記錄和整體讀者的需求變化,能精細地掌握,主動整理報表和搜尋市場相關產品訊息,連成一氣,供給館方作為館藏發展及採編館員購書的參考。

  另一位機器人Lucy專任遠端資訊傳遞服務,針對行動不利的讀者到館利用,Lucy立即顯示館內目前可供其使用的座位所在地,同時指示安全行動路徑。Lucy也可更便捷地傳送讀者所需文獻,譬如主動詢問對方需要那些資料?詢問期待如何接獲資料? 何時取得資料? 至於視障讀者,Lucy協助將文字內容讀出聲音;對於聽障讀者,Lucy以文字描述聲音和景象;對於外文資料,Lucy可以自動翻譯成本國文字。此外,Lucy透過館際合作系統,將外部(館際)資料一覽無遺,迅速通知館員和讀者取得文獻的最有效和最廉價方式。當讀者需借用視聽多媒體館藏時,Lucy著手搜尋相關連結,呈現待選項目,並協助讀者開機欣賞。

  除AI機器人外,圖書館網頁,不論電腦版或手機板,皆具有整合功能,為讀者預備「一站式」服務,亦即館方所有服務讀者的項目均可由此連結,分層搜尋,並取得相關圖文/影片的指引。對於弱視讀者,網頁的利用無遠弗屆,可閱覽亦可聆聽,依讀者需要,可區分不同層次內容(譬如初學版、全民版、專業版等)使用。特殊讀者可以在系統識別後,擷取特殊資源(譬如經濟弱勢讀者免費享用館際合作項目)。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人工智能的應用勢必更為全面,並且更貼近人類的需求,若大學圖書館能大筆投注,當能脫胎換骨,展現煥然一新的服務。


enews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