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32 勿讓連續假期塞車的噩夢再上演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32期  分享園地

勿讓連續假期塞車的噩夢再上演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清明連續假期國道大塞車,國道很多路段大塞車猶如大型停車場,堪稱是「史上最塞清明連假」,交通部長賀陳旦前往蘇花改視察,也因塞車延誤50分鐘,他指出,若是私人行程,他會與家人事先規劃走替代路線,一起體驗欣賞蘇花的山海美景,不領情的網友批評他的發言是晉惠帝。

  晉惠帝是誰呢?他的名字叫司馬衷,是西晉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父親叫司馬炎,就是晉武帝。晉惠帝是個十足的愚癡,智商比起扶不起的劉備的兒子阿斗還差得遠,後世嘲笑他叫「蛤蟆皇帝」「帝,為人戇騃」。

  有一次在華林園遊玩,聽到青蛙在叫,就問隨從這青蛙是別人命令牠們叫的,還是牠們自己高興叫呢?(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為私乎?)弄得左右啼笑皆非。當時天下鬧饑荒,大臣們都上奏說老百姓餓死了很多,惠帝問為什麼餓死人,大臣說因為沒有飯吃,這位蠢皇帝竟然問:沒有飯吃,那為什麼不吃肉末稀飯(肉粥)呢?吃肉粥也不會餓死呀!(時天下荒饉,百姓餓死,帝聞之曰:何不食肉糜?)百官聽了傻眼。

  司馬衷不食人間煙火,不恤百姓疾苦,「何不食肉糜」這一句驚人之語,千百年來被人所嘲笑唾罵。五天連假,無論出門遊玩或掃墓,卻塞車塞到大家一肚子氣,賀陳旦部長卻說若是私人行程,他會走替代路線,說這些風涼話,對交通阻塞問題的解決一點幫助也沒有,反而讓人民覺得有「何不食肉糜」的心態。俗云「欲知心腹事,但聽口中言」,俗語也說「禍從口出」,身負國家交通管理重任的交通部長,攸關交通阻塞的一言一行,都會引起關注的。

  司馬衷有驚人之語,其父司馬炎也有驚人之舉,正史有記載,順道一提。晉武帝好色,後宮佳麗據說總在萬人之上,晉武帝退朝後,難分專寵,不知要找那個宮妃臨幸,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乘坐羊車,讓羊車在後宮嬪妃的住所隨處走動,羊車在那裡停下來,他便下車留宿在那宮女的宮中,飲酒作樂臨幸她(帝莫之所通,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後來宮妃們為了能獲得晉武帝雨露的恩寵,她們都想方設法投羊之所好,在宮門外插上青竹枝,又用鹽汁灑地,以便把羊隻吸引過去(宮人競以竹葉插戶,鹽汁灑地,以引帝車),後來每個宮妃都如此仿傚,這個辦法就不靈了。晉武帝這樣經常「日事遊宴」,自然就「怠於政事」,不為國家正事,又傳位給癡呆皇帝司馬衷,晉室王朝亂七八遭,不亂才奇怪,最終引發了「八王之亂」,也揭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民眾怨聲載道的塞車問題,當然是交通部的責任,塞車問題不是今年才有,往年的連續假期也都發生過,只是今年特別嚴重,是史上最塞爆最惹民怨的清明假期,交通部沿用過去的交通管理措施,顯然已不符實際管理需求,有通盤檢討之必要,否則以後連續假期塞爆的夢魘會再來。

  《中庸》有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是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前瞻性,早作準備,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事務有深入細微的了解,對其發展有準確明晰的判斷,凡事確定計劃,防患未然,才不會遭遇太多太大的困難「事前定則不困」。交通部做為交通運輸的主管官署,很顯然的在此次清明連假的輸運管理方面事先沒有預備周詳,甚至嚴重低估嚴重性,以致惹得民怨四起,勞而無功的窘境,過去管理的缺失全都暴露出來,窘態畢露,尷尬難堪。

  《詩經 豳風 鴟鶚》說:有一種叫做鴟鶚的鳥兒,很會築巢,牠們會趁著風雨還沒來的時候,就去把柔靱而帶有濕土的桑根皮啣來,纏結修補巢上的通道,使其穩固,以防風雨來襲時,把窠巢弄壞,這樣及時的防患,那些在樹下的人,又有誰敢來欺侮牠們呢?「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乎?」這就是成語「未雨綢繆」的典故。孔子讀了這首詩,讚嘆的說:做這首詩的人,他已深知治理國家的原則與方法,一定要用防患未然之道,如果能用這個道理治理國家,誰還敢來侵略欺侮他們呢?「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

  《論語 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沒有長程的規劃和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困難和憂患,小而言之,個人是如此,大而言之,國家的政務亦然。今日的近憂(塞車)一定是過去缺乏遠慮的結果,今日的缺乏遠慮,也會造成日後近憂的原因。

  我們期待交通部的官員們,應由此次塞車的民怨中,即時把握住這個機會,痛定思痛,徹底檢討現有管理措施的優點與缺點,利弊與得失,有所做為,是該拿出辦法解決問題的時候了,不要讓連續假期塞車的噩夢再上演。


enews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