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41 思辨是現代人要修習的課題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41期  分享園地

思辨是現代人要修習的課題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根據報載,日本《讀賣新聞》以「假新聞動搖台灣」為標題,回顧關西機場事件,文中指出中國成立「對台工作小組」,為了動搖蔡英文政府,利用台灣媒體競相爭取網路新聞點閱率,只愛關注吸引人的話題,訂下有組織散布假新聞的方針,以日常生活問題散播假新聞,若成功讓台灣媒體轉載就頒發獎金。

  假新聞(fake news),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是指刻意以傳統新聞媒體或是社群媒體的形式來傳播的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目的是為了誤導大眾,帶來政治經濟的利益,假新聞因著社群媒體的無所不在,在網路推波助瀾下影響力已日益深遠。

  在沒有大眾傳播工具之前,人類消息的傳播主要靠口耳相傳(口口相傳),有些人在路上聽到了某些傳聞,不加求證,即在途中說給別人聽(傳播馬路新聞),這就是孔子所說的「道聽塗說」。

  街談巷議的消息,謬誤在所難免,有的捕風捉影,有的加油添醋,不可輕易相信,更不能當成是事實,據以傳播,逕向他人轉述。有智慧的人應判斷消息來源的可靠度,弄清楚事實的真相,避免斷章取義,否則道聽塗說是背離德行的行為「道聽塗說,德之棄也」。「曾參殺人」與「三人成虎」的成語故事都是在以訛傳訛的情況下,讓人很容易誤信以為真,事實真相就不翼而飛了,真是人言可畏啊!

  劉基(劉伯溫)是明朝開國功臣,他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與文學家,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他以寓言筆法寫了《郁離子》一書,其中有一則「噪虎」的寓言故事,大意是說女幾山上,喜鵲喜歡在那裡築巢,有一隻老虎從灌木叢林中呼嘯而出,喜鵲群集而鼓噪,八哥鳥聽到後,也隨聲附和,群集在樹上高聲亂叫「鴝鵒聞之,亦集而噪」。

  烏鴉看見了,就問喜鵲「老虎是在陸地上行走的動物,與你們有何相干?讓你們這樣對牠亂叫?「虎,行地著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喜鵲回答說「因為老虎呼嘯生風,我們怕風把我們的巢從樹上吹落下來,所以大聲鳴叫,想讓它早點離開「是嘯而生風,吾畏其顛吾巢,故噪而去之」;烏鴉又問八哥鳥,八哥鳥無言以對。

  烏鴉笑著說「喜鵲的巢築在樹梢上,怕被風吹落,所以畏懼老虎出沒,而你們住在樹洞裡,為什麼也應聲叫囂湊熱鬧呢?「鵲之巢木末也,畏風,故忌虎;爾穴居者也,何以噪為?」。

  假新聞之所以傳播迅速,在於大部分的民眾都是很盲目的依賴和追隨別人,逞口舌之快,隨聲唱和、人云亦云,因此可以輕易讓謠言傳的滿天飛,就像那群八哥鳥一樣,明明與他們無關,但是牠們卻樂於附和,一起鼓噪,是毫無意義的多嘴多舌者。多嘴多舌的人,往往聞風便是雨,他們往往隨波逐流,毫無自己的主見,往往可能給生活增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這就是「鵲集噪虎」的成語典故。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當選,事後證明假新聞扮演關鍵性角色,讓民眾驚訝到民主竟然可以被這樣操弄,自此,假新聞成為世界各國重大議題。

  目前世界各國仍無有效措施遏止假新聞的傳播,可說尚無良策。媒體固然有言論自由,但也要善盡查證的責任,可以說媒體要對假新聞傳播負最大責任,這部分只能期待媒體的深切自律;困難的是,民眾多數無法分辨真偽,因此就民眾而言,就應該培養他們的判斷能力,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針對辨識假新聞提出推動基礎教育相應的教學,以協助培養媒體素養的能力,其實這就是獨立審慎思考能力的培養。

  要言之,要把消息追問清楚,不可落於盲從,除非不問,要問就要問清楚,絕不放棄「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除非不分辨清楚,要分辨而沒有分辨明白,絕不放棄「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這是《中庸》所說的「審問」、「慎思」與「明辨」。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在2017的哈佛新生的開學典禮上對他們說大學教育的目標,是確保畢業的學生能分辨有人在胡說八道(recognize when someone is talking rot),台灣教育部補助的大學深耕教育計畫也特別強調,各大學要重視大學生邏輯思辨(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培養。

  物理學巴斯卡原理及數學的巴斯卡三角形大家觀念也許已模糊不清,這位在數學與物理領域都有偉大成就的法國天才巴斯卡(1623-1662),雖然他英年早逝,但寫過一本哲學的著作《沉思錄》,是歐洲近代哲理散文的經典,書中有一句話「人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這句話也意謂著不會獨立思考的人,就像蘆葦一樣,只能隨風搖曳擺蕩了。在這個假新聞充斥,八卦謠言滿天飛的時代,思辨能力真的是現代人需要認真修習的課題。


enews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