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68 期待高雄有個平安的冬至夜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68期  分享園地

期待高雄有個平安的冬至夜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冬至是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它的日期大約在國曆的12月22日或23日,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過了冬至,經過小寒及大寒,這二個節氣後,就是春節了。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日南至),所以北半球這天是白天最短(日短之至),黑夜最長的一天,南半球正好相反,晝最長,夜最短,所以冬至又稱為「南至」(太陽到達最南邊)。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在陰陽五行的理論中,日照多白晝長是為陽,因此冬至是陰之極,夏至是陽之極,古人因此認為自冬至起是陽氣開始逐漸旺盛之始「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即所謂的「冬至-陽生」,杜甫<小至>詩有「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乃吉祥之日。

  自古以來,對冬至這一天非常重視,有所謂的「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一直以來冬至都有「冬節」之稱。傳統上,冬至要吃湯圓,小時候,在冬至前一天晚上(冬至夜,又稱小至),大家在吃過晚飯後,全家大小會圍著一張大圓桌搓圓仔(湯圓),充滿了過節的快樂氣氛與情趣,現在能買應景的湯圓回家煮,已算有過節的氣氛了。冬至的湯圓稱為「冬節圓」,通常要做紅、白兩色的圓仔(沒有包餡),因為冬至是晝夜長短交接的日子,紅白湯圓也就象徵了「陰陽交替」。到了冬至早晨,家家以煮熟的「冬節圓」供奉廳堂、灶頭等地,以祭拜祖先及神明,然後全家吃圓仔湯,這有借著湯圓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之意。

  小時候每逢冬至,長輩總會哄小孩說:吃湯圓才會長一歲。其實這不是笑話,據說周朝至漢初時,當時的歲制是以冬至為歲首,因此在這一天祭天以「添歲」。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其<辛酉冬至>詩有「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卻增年。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此詩是陸游敍述冬至日過節祭祀之事:冬至日到來,我家依舊很平靜,因為家貧,所以便很簡單的過節,雖已老邁,吃過冬至飯即又添一歲了;歲祭時,兒孫們都來攙扶我這老人去祭拜祖先,結束後便把祭祀所用食物分給大家享用。夜裡夢見早春郊遊,來到鏡湖邊上。這首詩把冬至視為添加年歲的節日,可見吃湯圓象徵添歲的觀念,由來已久,台灣的俗諺也說「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這首詩充滿家常味,現代家庭已很難感受的到,當然這首詩也充滿著陸游對世事人事閱歷的感慨。

  冬至也是祭祖的時節,通常族親都會參加冬至祭祖的活動,祭祀完畢後,家族聚餐,古代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俗,詩人白居易有一年獨自在邯鄲過冬至,寫了<邯鄲冬至夜思家>的詩,表達親友團聚獨缺一人的感慨「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的初戀情人名叫湘靈,二人是青梅竹馬,白居易曾寫一首詩<鄰女>送給她「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何處聞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讚美她的美麗和她悅耳的嗓音。無奈白居易的母親重視門當戶對,二人無緣成婚,有一年冬至節,白居易寫了一首詩<冬至夜懷湘靈>,表達對初戀情人的相思之情「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詩的大意為在寒冷的冬夜,與心中思念的戀人沒有辦法相見,冰冷的棉被都不敢接近,怎麼忍受得了這一年當中最漫長的寒夜,你我都是孤獨一人,獨自而眠呢?這首詩流露出詩人白居易的淡淡哀怨,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古人早已瞭解冬至的夜是漫漫長夜(何堪最長夜)。在這個最漫長的黑夜,誰陪在你身旁?

  古代羅馬帝國的曆書12月25日是冬至節(現代的西曆是12月22或23日),巧合的是,這一天同時也是羅馬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生日,崇拜太陽神的人在這一天,也正是冬至節祭祀太陽神,慶祝太陽神生日,把這一天當作是春天的希望,一陽復始,是萬物復甦的開始。聖誕節是基督教為紀念耶穌誕生而創造的節日,又稱耶誕節,但所謂的耶誕節,其實就是古代人慶祝的冬至節,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的國家,稱乎前一天為平安夜。平安夜不僅指12月24日晚上,指的是聖誕前夕,特指12月24日全天,但由於大型活動都集中在晩上,故被稱為平安夜。

  明天12月21日是冬至的前一天,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陣營將在北高雄舉辦「挺韓大遊行」,邀約支持者一起走上街頭;與當天另埸在南高雄舉辦的「罷韓大遊行」-1221Wecare臺灣大遊行形同正面對決,我們期待雙方陣營之支持民眾,理性自制,不要激情對立,刻意製造衝突,讓遊行能快樂開始平安結束,讓高雄有一個平安的冬至夜。



enews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