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78 私校退撫儲金制度再進化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78期  人力資源室專題

私校退撫儲金制度再進化

人力資源室福利考核組 朱怡蓓組長

  軍公教年金改革正式上路將滿二周年,但根據去(2019)年出爐的精算報告顯示,影響63萬人的年改施行後,軍公教退撫基金也只不過是延後10年破產而已,時間約由原2030年延至2040年左右,其破產危機依舊在。

  而影響層面多達一千多萬人的勞保基金,其財務自2017年起,已連續三年收支失衡。根據勞保局2018年相關精算評估報告書顯示,若維持現行勞保費率及給付制,勞保基金收支短絀將擴增,恐於2026年面臨破產。

  軍公教退撫年金及勞保老年年金均屬「確定給付制」。此類「這一代所領退休金,由下一代支付」的制度,隨著人口紅利結束、人口結構老化,在老年給付等支出不斷增加,但保費收入却不增反減的情況下,財務惡化在所難免。

  反觀自2005年7月1日施行的勞退基金(勞退新制)及自2010年1月1日施行的私校退撫儲金(2009年12月31日以前的私校退撫基金採確定給付制,同樣存在財務缺口),則因改採「確定提撥制」方式營運,而免於破產命運。與「確定給付制」不同,「確定提撥制」的概念是「工作時存下多少錢,退休後就領多少錢」;個人退休專戶內之金額,其所有權屬於勞動者本身,自然得以存多少,領多少。

  可惜的是,或許囿於認知不足或對基金破產的疑慮,仍有許多勞工和私校教職員未能善用這項機制。根據今年初的統計資料,勞退新制實施以來,自提退休金的勞工不到8%;而私校退撫新制實施後,尚有七成的私校教職員將自主投資標的放在保守型,參加增額提撥的人數,則低於五成。

  事實上,適用對象僅及於5萬餘人的私校退撫新制,採「公保年金」、「私校儲金」及「增額提撥」三層次架構。2010年起施行確定提撥「個人帳戶制」,加上2013年起的「自主投資」、「增額提撥」等設計,不但沒有破產問題,還使教職員得以享受課稅優惠、複利效果,提升退休所得。2017年,私校退撫儲金管理會更推出依年齡調降投資組合風險的「人生週期基金」,以完善教職員退休金規畫。此外,私校退撫新制還兼具無需配合政府護盤、營運績效優於政府四大基金(公務人員退撫基金、郵儲基金、勞保基金、勞退基金)、保管費及管理費相對便宜,及自2015年起連年獲得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台灣最佳退休基金相關奬項肯定等特色。尤其,去(2019)年5月1日總統令公告的私校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資遣條例(簡稱私校退撫條例)修正案所採取的幾項彈性措施,更是改革新亮點。

  私校退撫條例本次的修正重點,簡述如下,詳情可至私校退撫儲金管會的私校退撫條例修正(新三法)專區網頁分期請領專區本校人力資源室私校儲金專區網頁查詢。

  一、 自2019年9月28日起,私校為教職員辦理增額提撥的規定由「得為」改為「應為」。

  二、 自2020年3月16日起,未選擇個人儲金投資標的者,預設選項由「保守型」改為由儲金管理會依其年齡預設配置於「人生週期基金」,並自2020年7月16日起,分二年四次調整庫存部位。不願被調整者,仍可於2020年3月15日前通知管理會,並依個人意願自行選擇調整回保守型或其他投資組合。

  三、 自2020年1月1日起,開放辦理退休或資遣之教職員可選擇留存退休金或資遣給與、分期請領及自主投資。

  四、 2010年1月1日新制施行後辦理退休、資遣之教職員亦可選擇繳回原領退休金、資遣給與(含新舊制金額),辦理分期請領及自主投資。

  美中不足的是,原先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與立法委員陳學聖、張廖萬堅辦公室共同呼籲政府修正公保法及私校退撫條例規定,將私校公保給付率由現行的1.3%比照勞保給付率提高至1.55%,並將退撫提撥率由現行的12%比照公教逐步拉升至18%的建議,經主管機關評估後,認為會增加政府、學校的財政負擔,而未獲支持。期盼私校退撫新制在這二方面能持續進化,方能實質提升私校教職員的養老金所得替代率。


enews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