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0【憶往思舊~高醫人話高醫事】高醫內科的第一步--鄭金松教授話高醫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0期  分享園地


【憶往思舊~高醫人話高醫事】高醫內科的第一步--鄭金松教授話高醫

鄭金松教授


Image:鄭金松.jpg

一切的原點

1957年初的台灣醫界,只有台大醫學院,當杜聰明院長要鄭金松教授加入參與建設高醫行列時,鄭金松教授與郭宗波教授來到高醫預備創立附設醫院,當時的高醫只有大學部,第一屆學生即將在下學期要來內科實習,但當發現到迎面而來的一無所有,一時有點茫然自失。當時不但沒有可以讓學生看的病歷表,連實習的地方也完全沒有,在建築物方面,只有現今的第一及第二棟校舍,第一棟是教室,第二棟就是醫院,第三棟及後面圖書館的部分當時都還在施工,一切就這樣--從零開始。

開啟醫界的一扇窗

首先第一步是立刻到處去挖掘張羅所有的內科人才,鄭金松教授第一批找的是同班的好友陳章義教授,可惜除了陳章義教授答應以外,其餘的人並未答應此事。在住院醫師方面,鄭金松教授找了台大當年應屆的畢業生林啟峰、潘牧民、張昭郎、李稜騰及余慶雲來幫忙了一個月,可惜當時都還在服預備軍官役中,不能馬上來支援。而當時的醫院只有三位護士長,一位是前蔡校長的夫人--張峰紫小姐,另一位是吳金鶯小姐,以及阮慧沁小姐。最初高醫開辦門診只有內科、外科、放射科三科。而高醫可看門診的只有內科的邱賢添院長、陳天機教授、鄭金松教授、外科的郭宗波教授、以及放射科的何耀輝教授,接著各科陸續開辦,再加上三位護士小姐的情況下開始的,三位護士平時還需兼職做女紅,縫製包裹消毒開刀器具的袋子,現在的開刀器具都是用完即丟的,當時則是經過消毒後再次使用,而所謂的病房就是現在第二棟各間教室,最初只有空蕩蕩、四四方方的一間,買病床的同時還要一同購買蚊帳,因為當時的蚊子都很兇狠,沒有蚊帳的話應該會被吸乾吧。

門診部的春天

接下來在四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就在現今六合夜市的位置設立了門診部,大約是兩間住家的寬度,兩層樓,這就是高醫門診部的所有範圍,裡面的看診室就只有一張簡陋的桌子、一張藤椅、一個自備的聽筒、一副血壓器,就這樣開始看病了。當時的第一位住院病人及第一位門診病人都是由鄭金松教授看診的,當時的他雖然是內科教授,但是因為沒有助理,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自己來,除了看病外,大小便、痰、血液、紅白血球及血小板的檢驗也要親自動手,幾個星期之後,找來了一位檢驗師饒先生,才將檢驗的工作交給他人。直到那五位住院醫師(台大當年應屆畢業生林啟峰、潘牧民、張昭郎、李稜騰及余慶雲)來了以後。鄭金松教授才輕鬆了一些,但是一個月後,這五位學生又因為兵役問題而下部隊去當軍醫了,一年後退伍回來;而直到高醫第一屆畢業生進入內科,高醫內科才算是正式步上軌道。而外科的部分,則是由郭宗波教授及吳天授醫師負責,一年後也加了一位翁廷銓教授。

成功的插曲

當時高醫最先成立的就是內科、外科與放射科這三科,其餘像眼科、婦產科、小兒科…等,都是隔了一陣子之後才有其他醫師來幫忙成立。雖然高醫附設醫院已經小有規模,但是高雄的居民對於高醫還是懵懵懂懂,記得到菜市場還有人問鄭金松教授的夫人:「高醫是國小畢業去唸的,還是初中畢業去唸的」令人啼笑皆非,而高醫的名聲其實也不足以讓病人信任,因此很少人前來就醫,而是需要醫師主動出去尋找病人,鄭金松教授等人就找上了市內的重症病人,將他們轉往高醫,在成功的讓病人痊癒之後,高醫的名氣也就此打開了。若真要說當時有什麼較遺憾的地方,應該就是檢驗用的實驗室吧,因為沒有檢驗室,要替病人做生化檢驗時,要去生化學教室借試劑,要做肝的biopsy時,更要到台大醫院去簽借Vim-Sulverman needle。但因為政策理念方面的差異,無法爭取到讓杜院長支持建立一個專業的實驗室,進行較詳盡的檢驗。

展望無限

在教學方面,鄭金松教授認為人手不夠,設備不夠,還有時間也不夠,因此沒有辦法做充分的準備,實在是對不起最初幾屆的同學,但是儘管條件如此差勁,鄭金松教授還是要告訴他們:「高醫是一所新的大學,未來的學風和發展,有賴前面幾屆同學的表現及帶動,所以,條件儘管不足,高醫對你們的期許卻是不成比例的大」欣慰的是,他們果然不負眾望,雖然無狀元老師,倒也是出了不少狀元學生,幾年下來,一再努力的結果,他們替高醫奠下了良好的基礎,今天高醫就是由他們掌舵下,持續向前發展。(撰文者黃國榮、劉千華、張至堯為本校口衛系91級學生) 編按:e快報自卅二期開始連載「歲月足跡─高醫五十年ㄟ代誌」之後,隨即自卅六期開始連載「高醫薪傳-半世紀的回顧」之另一專刊「憶往思舊~高醫人話高醫事」,這個單元匯聚與高醫相關的眾多因緣,共同編織高醫歷史;希冀在緣起不滅的網絡中,每位高醫人都能尋得與自己生命相對應的歷史,在每一分對應中感受歷史恆存的靜定力量,進而願意將小我納進大我中,凝練出歷史的向心力。


enews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