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24 執行EMI一年之心得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24期  醫學院專題

執行EMI一年之心得

EMI教學 + 數位課程–GO!!

■醫學院研發組長 孫昭玲

  今年五月我人生中第一份數位教材出現了,而且還是全英文內容,當播放給國二的女兒看時,她透露出「老媽原來不是LKK…」的眼神,我能理解她的眼神,因為已經中文傳統上課超過15年的我,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更沒打算推出EMI教學的數位課程,但經過一年的努力,不只我還有其他14位醫學院教師也都完成自己的EMI數位教材,雖然該改進的還有很多,也還不知道學生學習成效如何,但我還是支持大學教學方式的改變!

  去年九月盧院長指示我負責執行教育部「EMI線上模組」時,心中第一個念頭是“又要英文教學?前幾年後醫系執行過,不是失敗了嗎? ”,緊接著第二個念頭“線上模組又是甚麼東東?”,相信這是大多數醫學院教師心中的想法,但身為國中生的家長,深刻理解現代孩子的多元學習經驗,一定會對自己的傳統上課方式,無論用中文還是英文,打哈欠然後翹課以對,既然現在教育部有經費支持,疫情也改變了上課模式,或許現在是好的改變時機,所以我接下了這個挑戰,並時刻回想以前被趕鴨子上架英文上課的心情與困難,一邊開始接受EMI訓練,一邊了解數位教材與線上課程,並與其他參與老師邊做邊學,回顧這一年,有三點經驗希望跟大家分享:

  第一是老師需要增加英文聽與說的信心與能力,這點需要時間也需要環境,但最最最重要的是–決心,有想要改變的決心,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創造自我學習的環境。我自己沒有國外讀書或進修的經歷,多年前為了因應後醫系英文授課,找了外籍家教老師口語對話約1-2年,建立了基本的信心,後來“勇敢”的收了一位印度博士生,我們努力辨認彼此的口音加上比手畫腳討論數據,然後實驗室meeting也改成英文,這是自行創造了外語環境,再來女兒國中開始上線上tutor ABC,我以家長身分線上旁聽外籍老師上課的過程,但這並不是要監督孩子而是要練聽力與學習生活用語,再來這一年參加劍橋線上EMI線上自學課程,我會反覆聽外籍老師說話的內容與音調,然後對照講話文稿學習發音與聽力,還有參加學院辦的English Café、因要錄製EMI線上模組而接受外師發音指導…等,這些都是因為想要改變的決心,每天擠出一些時間而把握的機會!

  第二是一定要參加EMI各級培訓計畫,這些訓練課程會教導英文授課之教學技巧。接受EMI培訓後我才知道英文授課並不是如出國演講,把研究內容流暢的講出來而已,跟學生的互動、簡報內容的呈現、討論形式、班級經營…等,都跟中文授課時不一樣,需要再重新設計,但目標是相同的,都是傳遞知識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訓完還務必要參加觀課訓練,我從這個觀課訓練中,學習到許多EMI教學技巧,並且在模擬教學中應用出來,最最重要的是得到同儕與模擬學生的寶貴回饋。

  第三則是針對要製作EMI線上模組課程的老師,務必要先瞭解所謂磨課師教學或是開放式課程的精神與原則,線上課程絕不是把上課內容錄製起來而已,而是包含著作權概念、簡短影片教學設計、數位互動、線上平台討論與測驗…等,而老師有了數位課程概念後,就可以著手設計內容與教材,然後學院的數位助理就可以協助老師拍攝、後製與美化。

  身為EMI教師獎勵小組召集人與EMI授課教師,這一年我想的並不是教育部的KPI,而是要如何在課堂上面對成長於數位科技環境的大學生,如何加強他們的國際競爭力與誘發專業領域的學習興趣,誠摯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師一起同行!!



enews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