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56 【台灣無疆界;醫療無國界】TSWB的2005年馬拉威志工行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56期  分享園地


【台灣無疆界;醫療無國界】TSWB的2005年馬拉威志工行

文/醫學系四年級 宋婉瑜


去年(2004)暑假首次的馬拉威之行,是第一次不純為觀光客的旅程-那是參加一個名為「國際醫療行動協會」(iACT)的學生海外實習計劃。在一個以「人道援助」為關注的範疇、「醫療」為主要介入媒介的非政府組織裡,最先被感染到的是對理想的信仰和不拘泥於形式的大氣。於是,從上個學期開始,和後醫系有名的動力馬達「淑娟阿姨」合作,不斷地思考著如何在安逸的校園裡也帶進一種本該屬於年輕人的「對理想的信仰和不拘泥於形式的大氣」,而用來凝聚這些信仰和大氣的焦點,就是海外志工服務。


為了使今年暑假的馬拉威行能夠成真,也為了讓高醫的「第一次」能夠有品質,「國際化」必須是我們能夠達成的第一步。在學期中,我們以隔週聚會一次的方式,分成四大主題-貧窮、世界經濟、人權和教育,搭配紀錄片影像和實務工作者的經驗談,進行自主的團體學習。儘管對現在的大學生而言,出國旅行不再是一件稀奇的事,但對於因應外交困境而不斷被無限上綱的「國際化」,卻仍是打不著邊。坐趟飛機出國就是「國際化」嗎?基本的外語對話流暢無阻是「國際化」嗎?認識許多跨國名牌、跨國大明星是「國際化」嗎?在校園裡,其實我們除了在旅遊版看見的國外美景外,對於外頭熱鬧滾滾發生中的事務,幾乎一無所知;我們不知道全球為了解決貧窮問題,不僅世界八大工業國(G8)在正式的會議上討論對策,在網路上也有一個「打擊貧窮」的全球性運動正在串聯著,讓已開發國家對全世界的貧窮能夠「知」,而後共同擔起責任;我們不明白為什麼非洲的愛滋病患是跨國大藥廠供養「專利」下的祭拜品;我們不瞭解什麼是「人權」,也因而無從共享這全世界的價值;我們想要國際「化」,卻拿不出什麼東西來付予行動…


在馬拉威的一個月裡,嚴格說來並不是一趟歡樂而享受的旅程,充滿壓力的自省和謹慎是大家出發前的默契。去到當地的第一步,就以學習當地原本的「國語」-Tunbuka-為開始。雖然英語是馬拉威的官方語言,但那是殖民遺留下來的正式語言,一般民眾交談時仍使用他們的傳統語言。在觀察一個異文化時,語言是第一步進入社會的通關鎖匙,對他們而言,也意味著一個外人的友善和尊重。其次,我們認真地學習如何以當地人的觀點看待他們的社會和行事的方式。兩種文化的爭執,往往都是大家拿著自己心中的尺,去量衡、評論別人。爭執在兩種文化勢力相當的情形下尚可較量。在馬拉威那樣一個,世俗標準下,論「財富」、論「膚色」(you are white!)、論「物質」…完全無法與我們相提並論的文化裡,我們很容易就會蠻橫的忘我。


為了顧慮大家的安全,所有成員在一個月內都跟著台灣駐馬拉威醫療團吃穿行走,主要的工作地點都是在台灣醫療團駐守服務的Mzuzu Central Hospital,包括架設部份的院內網路(病歷室、ICU和開刀房)、整理累積多年亂無章法的紙本病歷和將紙本病歷電腦化。另外,有更多的觀摩和與當地人民交流的行程;當地人領軍的市區遊覽、拜訪村子的助產士(TBA, traditional birth attendant)、跟著巡迴醫療車出診、參觀其他醫院,甚至拜訪大使館、參加馬拉威國家宴會等等。如果要說這樣的志工服務旅行和一般的出國旅行有什麼不一樣,那就是學習教材豐富的多、與異地交流互動融會的深、帶來的思考和觀點也隨之深遠而更值得玩味。


短短一個月的志工服務,實則成就的功業微不足道,每一個出隊的成員共同結論更是「學到的比給出去的多得多」。這次的馬拉威志工服務行,完整的起點始於隔週一次的討論,真正珍貴且重要的也是這個過程中相互激發的思考和辯駁。這些累積的觀點和想法是最後一個月實際行動的基石;實踐和念頭在一個月裡的相互應證和磨合,對大家而言,帶來的是更大的翻騰和需要時間、空間沈澱的元素。


enews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