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67【經典教室】漢字漫談(上)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67期 一方清淨 人文e館
【經典教室】漢字漫談(上)
通識教育中心 李玲珠助理教授
前二期略談了可以輕鬆看待繁體字與簡體字的發展現況。但如果從文字內涵的豐富性、意趣性,文字蘊含的哲學性、文化性,簡體字當然遠遠不及繁體字。
又如果,重新理解漢字的特性,也許會發現多少政治性的干擾介入,已嚴重扭曲原本應該單純的文字使用;多少無知的政客正用粗暴的手段,斲喪文化的根源,使活潑有趣的漢字逐漸面目全非。
世界各國的語言、文字,多數屬於拼音系統,漢字卻是極少數的「非拼音」、「以形表意」的文字。每個漢字都擁有高度的獨立性──一個方塊字同時擁有形、音、義的構成要素;一音多字、一字多義,甚至一字多音的現象普遍存在,也是初學漢字時必須面對的學習困境。
但這個困境卻成為漢字不需經常創造新字,以因應不同時代狀況的方便性。如:「燒」原是火化的意思,但「燒」一片CD,就產生了「複製」的意思;面對二十世紀的新產品仍可沿用,不需另造新字。
現今流行的許多新詞語,則利用同音關係,創造新的閱讀趣味;如:「悅讀」強調心情喜悅地「閱讀」、「手護」強調以手連結力量的「守護」。甚至可以連結同音的外國字母,如本專欄名為「e方清靜」,諧音「一方清靜」,同時呼應e化時代,正因漢字的獨立性,才能將「一」應對「e」,並產生意義。這也點出了漢字的靈活性,善於隨時擴大語詞的豐富性。
曾見過茶杯蓋上書「可以清心也」五字。創作者利用杯蓋圓形的特性,將五個字沿著蓋緣等距置放;隨意從哪個字開始,只要採順時針方向誦讀,意思都一樣:「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強調了飲茶能滌塵忘憂,視覺、嗅覺、味覺溶匯於心靈,體悟身心靈的合一,漢字是重要媒介。
又有一回到茶藝館喝茶,牆上掛著一首詩:「生上月下言何恩?土上兩人共相親;三人騎牛牛無角,草木中間一個人。」文字的直覺,隱有蹊蹺;和朋友腦力激盪後,猜出了謎底:「請坐奉茶」。在清心的當下,更多了會心的微笑。
元宵節燈謎活動,利用文字遊戲,為月圓人圓的祈願,多添幾許浪漫與熱鬧;少了燈謎,元宵節將失色多少?現代詩可以創作「圖像詩」,也因為漢字具獨立性而非拼音性。
「人言」為「信」,寄託了語言文字成為行為規範的要求。「愛」在「受」字中間夾藏一顆心,點明了真愛必須從「接受者」的角度出發,而非只從「我」出發、自以為是的愛。「悟」是「我心」(註),說明了生命的真知、體驗,必須回歸生命自身。所以在「拈花微笑」的故事中,釋迦牟尼拈花,迦葉微笑,釋迦牟尼說「迦葉悟了」。迦葉悟了什麼?只有他自心明白。即使不刻意用專業的文字學解構漢字,稍微細思,依舊可以捕捉到漢字深層內涵的精彩。
曹雪芹更是文字遊戲的高手,他在第五回中,創造了十多首謎樣的詩句──紅樓判詞,將十多位女性角色的結局巧妙地隱藏其中,讓眾多紅學專家皓首猜謎。賈家四個女兒恰組成了「原應嘆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出身富貴,卻被拐騙的甄英蓮,一生坎坷,讀來確實「真應憐」;<好了歌>、「無為有處有還無」,更寓託了曹雪芹在嘗盡人情冷暖、經歷繁華落盡後,對生命更本質的了悟。紅樓的精彩,部分肇因於作者綜合運用了漢字的諸多特性。
文字是訴諸視覺的書面語,語言是訴諸聽覺的口頭語,二者在拼音語系中可能關係密切,也未必截然劃分;但當觀察漢字時,應該注意漢字與漢語相對於拼音語系,確實有極不同的發展特點。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