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72【疾病與文學】文學中的書寫自療(中)
出自KMU e-News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72期 一方清淨 人文e館
【疾病與文學】文學中的書寫自療(中)
本校醫學系校友 王浩威
綜合上面的討論,可以發現疾病與創作有許多不同結合的層次,疾病可能是創作的動力,也可能是創作的題材。如果只看疾病本身,將疾病當成一種故事,也能找出許多有趣的現象。某些哲學家用簡單的二分法來看人類思考方式,可以分為「古典派」及「浪漫派」。古典派的思考會促使人們找到真理,就像在古典美學中,會強調黃金比例,要找到最極致的定律和真理,不斷分析事件以找出其中的共通性,加以演繹、歸納,也與科學發展比較相關,就像醫生會說「某種病是由癌細胞所引起」,找出一種簡單的邏輯關係。相對的,浪漫主義認為疾病與人的互動無法與所處環境抽離,即使一樣的疾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就有不同的故事,而人的處境會因為疾病又產生不同的互動。
從 16 、 17 世紀開始,就有記錄疾病的小說、故事和傳記。這種觀察個案從發病至死亡的書寫可視為醫學上的「臨床報告」,在浪漫主義時代相當盛行,通常不只是紀錄病情,必須完整地捕捉病人疾病以內的生活全貌,認為這樣才能了解「病」為何物。這種觀念類似時下倡導的「全人照顧」,疾病不能單視為疾病,治療也不只是為了殺死幾個病原。既然面對的是一個完整的人,也必須注意他的其他生活是否因疾病產生不協調,更何況有時心靈層次的變化,也會影響疾病的發展。
而浪漫主義對於疾病的敘述,便與文學緊緊相扣,當疾病是敘述的對象及主體時,疾病的複雜、不確定、或多層成因,就會讓書寫變得很有趣。從普西尼歌劇作品中的「波西米亞人」中的咪咪或「茶花女」中的女伯爵,我們能了解肺結核是怎樣的疾病。十年前的作品則大多流行愛滋病,也激發出不少相關的作品,似乎每個時代都有其代表性的疾病,也成為「疾病是一種時代暗喻」的最佳寫照。(蘇珊.宋坦《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
就如同古典或浪漫對於疾病的不同看法,醫學在發展過程中就曾辯論語言是受某一特定腦部區域影響,抑或腦部自成一小宇宙集體互動,因此即使主控的區域受傷,其他部份仍可替代。這部份的辯論一直持續,目前比較傾向古典主義、機械論、單一因果關係的解釋,也讓人對於科學保持樂觀,導致對於基因研究有過多期待。不過,即使基因全被解碼,也不盡然能解開人類所有的祕密,例如中醫所提出的陰陽五行協調。因此在醫學科學的演化上,也一直在兩極之間擺盪。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古典主義往往較為樂觀,浪漫主義則總帶給人們更深的思考,而文學也就比較接近後者。
二次大戰後,美蘇進入冷戰,導致科學有截然不同的發展。在歐美的自由陣營中,科學發展較走向古典主義,期望能找到清楚的因果關係,但一旦找出定律或真理,往往就得用最簡潔有力的文字,導致離文學越遠。但浪漫主義的傳統還是留在蘇聯某些非主流科學的領域,台灣最近剛出版的《破碎的人》(小知堂)就是在二次大戰後的俄文作品,在一九六○年代被翻譯為英文。作者盧力亞曾有兩本著作,其中一本是《記憶大師的世界》,講述一個過目不忘的人,因為記得太多細節,干擾了判斷、分析的能力,反而對生活造成困擾。而《破碎的人》則描述一個在大戰中大腦受傷的人,要如何在喪失記憶、書寫、語言、辨識的情況下,重新學習恢復,盧力亞因曾在前後期都治療過這個人,因而寫下這些歷程記錄下來。
《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類學家》(天下文化)的作者薩克斯幫盧力亞作品英文譯本作序時,曾特別強調浪漫主義所衍生的醫學傳統,說明個案記錄的重要性。而比較薩克斯前後作品的差異,也可發現他受了盧力亞作品的影響。薩克斯最早的作品《睡人》,雖然電影相當動人、具戲劇性,但書卻類似臨床病歷,多在描述多巴胺影響人體的機制,注重的是醫學上的準確性。這種狀況也出現在描寫多重人格的丹尼爾‧凱斯,《 24 個比利》(小知堂)是他第一部、也最不好看的作品,因為那是凱斯在當記者時完整陪同個案的紀錄,寫作上非常注重細節的詳實。
當薩克斯開始意識到他不只想討論醫學知識,而是疾病在人身上所產生的意義時,他的寫作方式就隨之不同。《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類學家》就在描寫身體的某部份發生問題時,面對世界的角度也隨之不同,《色盲島》則是描述疾病的民族誌。因此他所處理的便不再只是臨床上的紀錄,而是一個人在舊有世界面臨到的新狀況,也可能是一個民族所發生的問題。
若從理論來看疾病與民族的問題,最近國內也出版了不少疾病改變歷史的書籍,雖然還沒有台灣相關的書籍,但已有類似的研究。滿清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時,曾興起許多抗日活動,但依據今日的醫學史研究顯示,義勇軍所殲滅的日軍不出五十個,但被蚊子釘死的日本人卻有上千人,也許最大的抗日英雄應該是蚊子。這類的事件改寫了台灣歷史,也導致日人治台時,相當注重醫學及公共衛生,以避免瘧疾及「風土病」再度威脅在台的日本人。薩克斯在《色盲島》中也討論當島嶼逐漸開放,民族文化無法承續時會產生哪些疾病。所以歷史可能因為疾病而改變,疾病也可能改變歷史。
從薩克斯描寫人們如何因疾病而改變面對世界的角度,我們也可以發現從醫學所發掘出的現象,與文學、藝術所注重的部份相似,因為它們都在拓展人類對於生命、生活環境的新看法。就像長不大的小孩,看世界的高度就有所不同,沒有嗅覺的人,感知世界的方式也不同,這些進一步就有可能變成小說家的體裁,例如丹尼爾‧凱斯所寫的《第六位莎莉》(小知堂),其中的症狀相當典型,每一種角色都相當清楚,不像真實病例的混亂,也因此戲劇性才能在其中滋長。李察吉爾所主演的〈驚悚〉也是分裂人格相當典型的創作,每種個案的差別性相當大。以上的創作都是寫實主義傳統下的產物,每個角色的刻劃都代表了某種極端,強化其中的情節張力,強調相互交會互動的戲劇性。(待續)